第12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那些进了工坊的伙夫却一个比一个上心。虽说这不过是短契之工,并无贾府编制,也不算家丁府兵,干的多是烧火、搬料、炼炭、掘井之类的粗活,可因待遇实在诱人,再加上济民坊里人人都在眼红故而个个卖命,免得被说“手脚不勤”,稍一偷懒便可能被记下淘汰。
  有活计的在卷,没进门的眼馋。
  几处济民坊的小风波终究没能掀起浪花。点卯报数时,各坊婆子回报与昨夜平儿所得消息一致,懒汉刁民们闹事的虽有,却不过小风小浪,百姓趋利避害,心中自有权衡。
  点卯毕,众人散尽,主母李纨、主事平儿、府主黛玉三人落座后楼书房,火炉边静静坐定烤火。
  “庄子的事大家那股劲也过了,山林的事既然姑娘安排妥当了。”平儿轻声道,“庄子的事也该想着怎么分派,还得姑娘一句话。”
  钟南山林子的事情倒还容易安排。黛玉唤来赵安与倪二,命他们率领一队府兵先行探路。
  如今护卫换上了改良护甲,即便踏雪远行,也不再如往日那般艰难。府兵们重新来回于京中与义军所下之地,有了雪中行军的经验。更巧的是,最近活尸之祸竟然有所减弱,连倪二都说:“或是大雪将路封了,连那些怪物也冻得缩了骨。”
  但原来贾府的庄子便没有那么好安排了。
  一来,旧日那些庄头多是小人,如乌进孝翻脸反噬、或有庄子被朝廷收走茶凉而四散的,黛玉现在近乎找不到熟悉庄子经营且可信可用之人;二来,这些庄子本就星散于京外多处,从前乌尽孝岁末要赶一个多月路程才能进京交租。现在大雪封路,短期内实难亲巡核实。
  更要命的是,庄子不仅无人打理,连基本的农户与佃户都不知还在不在原地。
  可春耕在即,若不能赶在开化之前筹齐人手与农具,布置差事,届时一年收成落空,庄子便失了意义。
  黛玉心知,此事拖不得,且绝不能随意托付于外人。
  贾府如今所有产业中,唯庄子能生根发芽,真正撑起往后生计。如此,庄子的经营当是如今府中所有生计中最为要紧的。只要经营得当,哪怕到了百日红不在,靠着田地自养自足,也不至坐吃山空。
  此事既关家业,又涉内府,左丘梅那等外客谋士再精明,也插不得嘴。
  黛玉握着手中的温茶,悄咪咪打量眼前两人。
  李纨是贾府的大奶奶,出身清正,最是察言观色;平儿则是凤姐遗下的得力帮手,自幼在内府熏习精熟,管教下人一事心思缜密。
  二人皆有其长。
  “我想着……”黛玉慢声开口,视线却在二人之间轻扫,“虽说冬日庄头也歇了农活,但来年春耕之事,还是得早做安排才好。”
  黛玉想好了,但先说句废话,探探这两人意思。
  李纨经过管理园子这不多的一亩三分地,倒是对农事有了些心谱,“这些时日园子事少,我便翻了些农书,又清点了府中的菜籽。虽是寻常杂事,倒也略有体会。如今庄子收回,大观园也不用再翻腾得不像样子,不如将那一套种瓜菜的法子试一试在庄子田里了。”
  已经规划好了园子开年春耕的安排,如今看来即是无用了,又正是还好先筹划了。
  她知道收回了庄子最是高兴,毕竟整个贾府都不用再为坐吃山空而担忧。贾母在时大观园的田租地亩本就归她,就算宝玉回来后得了庄子,她也无所谓,况且想来颦儿还会循旧例给她分庄子年底分红,往后她们母子日子只会大有盼头。
  她放下茶盏,认真地补了一句:“从前庄子的收成、地契、租利我都瞧过一二。庄子事多,若由我们亲管,怕是力有未逮。我想着,还是照旧法子,请几个有经验的庄头分派管理,咱们只须派人轮查便是。”
  李纨看向平儿,平儿原是帮着凤姐管家,自然知道其中做法。
  平儿笑着点头:“正是。如今京中公府不少败落之家,自有那些闲置的老庄头、老总管在寻差事,只要出得起口粮薪俸,不愁招不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