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黛玉脸上浮起淡淡笑意,倒觉得有些趣味。
  鸳鸯已在屋外候着了,黛玉顺势起身,唤柳晏跟去找兰哥儿时去找找雪雁,瞧瞧她房中的那只大懒猫。柳晏年纪小,自然喜欢这些个东西,便答应了。
  一路行至院外,黛玉仔细问了梨香院伺候的日常,鸳鸯毕竟是府中老人,办事妥帖。
  “你们每日于玩乐、乐户唱曲皆不能停,断要叫他在府中高兴。”黛玉顿了一下,又说,“只是如今日这般靡靡之音便不能再唱了,免得叫外人多想。”
  黛玉沉思片刻,心中仍觉疏漏。当初应该想到隐藏柳晏的行踪,或许就不至于往后为此招惹麻烦。
  回院子的路上,黛玉与裴石说起柳晏之事,“此事要早做准备。柳晏的身份,早晚叫人知道。”
  裴石略一点头:“我已派人去查理国公府旧部踪迹,若有人尚在,便设法收拢。若能将他交于信得过之人,再好不过。”
  “只怕你找到之前,有人已经起心动念……”黛玉提起心中打算,“裴总管,如今府中粮多,府丁人手瞧着充裕但总觉得少些什么……”
  如今府中做事的短工便有三十有余,更别提原先留在府中的家仆。
  裴石预警预感到主子有求了,此时除了紫鹃,周围并无他人,他干脆直接问:“想要什么人?帮你抓来便是了。”
  她抬眼看了看裴石*:“我许久未花心思在兰哥儿的功课上了,只觉得自己事务繁多,对他疏忽了……他在你那处如何?可有长进?”
  “骑射只怕离卫府的公子还差些,但是杀敌退尸还是能进退自如的。”裴石突然觉得不对,她这小尾巴都翘起来了。
  他停下脚步,略垂眼帘,只与也停下来回头看他的黛玉对视了几秒,也不用多问,便道:“姑娘可认识什么有真才实学的师傅吗?”
  黛玉摇摇头,她不止一次地觉得身在闺中真是万事不知。
  裴石从新起步走在前,淡淡道:“那我去抓一个来府里。”
  黛玉想起柳晏被押到卫府时的样子,追上去笑道:“就不能去请到府上吗?”
  她轻叹一声:“或许我们可以请卫老爷帮忙引荐。”
  还别说,卫老爷真的给裴石介绍了一个人。
  在延庆门外有一处供进京旅人歇脚过夜的小村落,其中常年住有一从江南而来的才子,名唤左丘梅。
  此人曾中乡试解元,以第一之名进京赴考。文理俱惬,策论尤其锋利,本应该是能金榜题名,就算无法夺得魁首,至少也能殿试面圣,一展生平所学。
  但是没想到,左丘梅不仅没能进入殿试,甚至会试都名落孙山。
  左丘梅不服,可家中清贫,这日益沉疴的赋税和家中耕地的干涸,他只能返乡务农待三年后再考。
  天不遂人愿,家中老母都饿死在饥荒之中,田产流散,族亲冷眼。左丘梅不得不屈从到府衙做一狗头师爷,才知原来自己寒窗苦读十年,一纸惊世绝艳的文章不过成为了江南贡院卖官的财神轿子。
  左丘梅默下自己的文章,愤而进京上书陈情。从用一纸文章祈见天颜的举子,成为了一张状纸上告御状的闹事者。
  只是如今的左丘梅,听说被人打断了执笔的右手,无望再考,只得给寒门书生讲学度日。
  黛玉见了左丘梅的旧策文章,虽非花团锦簇之作,但却沉稳透着锋利,字句里俱是正气风骨,可见此人定是性高气傲的士子,颇有儒道气节。又加之是卫老爷举荐,必然是极好一人。
  黛玉看了第二遍,还未看完便道:“此人若肯入我府,非但可以教兰哥儿和柳晏,更可以助我布置归制,谋划布局。”
  裴石却面露难色:“京中只开了损坏的西城门,要绕京道延庆门外将人接进府,路途艰难不说,城中有闯王的义军在不至于引发尸潮,可城外的活尸就不一定了。”
  黛玉只轻笑一声:“你是想说,这人现在还在不在都不好说是吗?
  她声音笃定:“我知此事艰难,但既然明知有这么个人,若是就此放弃……”她抬眼看裴石,浅笑又言辞温和道:“那时候你坚持不愿留在府中,我不是屡屡求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