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纨坐立不安,还是道:“我觉得这样还是太冒险了。虽说如今府中有人有反心,风声鹤唳,不说明日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留下,若今夜真出了事,众人心散,该如何是好?”
  黛玉走近李纨,拉她坐下,语气平和却笃定:“大奶奶放心,如今这世道,王朝将替,我们一纸卖身契还能拴得住几颗浮动的人心?与其强留,倒不如顺其自然,留下的,便是甘心为贾府效力的忠心之人。”
  她斟了盏温茶递过去,安抚道:“再者,如今京中活尸作祟日盛,如今宫中乱了,无暇顾及,城中定是危险之极。便是为了自身安危,那些留守之人也不会怠慢府中防务。”
  外头风动竹影,庭中枝枝瑟瑟。黛玉目光微沉,却不见慌张。
  便是这个夜晚,像鸳鸯一般,没几人真正安然入睡。
  老金那样曾替赵大膘卖命的粗豪人,也提着做事的家伙在屋檐下穿行;东府的婆子坐在排房外想着家中诸多东西一夜无眠,府外又无动静。
  一个蠢蠢欲动的夜晚,却也平安无事地过去了。
  卯时,天未亮,鸡鸣声中,操练取消,正院内却聚满了人。
  莫云带着小红、贾芸等人早已候在议事堂,见林黛玉与李纨从荣禧堂中缓步而出,便上前迎接。
  黛玉笑看莫云,语气似打趣又似认真:“嬷嬷做什么打算,毕竟你们与我同性,你们与我同姓,倒是更该先表个态,可愿跟着我林氏做事?”
  莫云一听,眉宇间闪过一丝踟蹰,却旋即苦笑着叹了口气:“我们这些人,离了贾府又能去哪里?奶奶苦心除我们籍,是为了护我们平安,我怎会不懂?”
  黛玉心中欣慰,拍了拍莫云,“我管家至今,一直有林之孝和你们相帮,你们肯留下,我心里踏实。”
  莫云来并不只是为了表忠心,又道:“只是……府中若走的人太多,将来京中更乱,可如何是好?”
  黛玉眸光一转,不再遮掩,道出真正打算:“若留守人丁太少,我便撤出主院,退居大观园,逐步招募百姓进府做工。贾府既已成破舟,那便换帆换桨,也要撑到真正的主子回来。”
  此时正院中,人群分散聚拢,三三两两,各怀心思。角落里张挂差事牌的木架空空荡荡,等着新的秩序。
  黛玉步至阶前,目光沉静如水:“不愿者,现在就可以离开。是投奔义军,投奔朝廷,或另觅高枝,皆不干涉。”
  她一挥手,紫鹃从匣中取出厚厚一叠身契,新旧不一,点名叫人前来认领。
  三十余人低头无语,上前取契,便有护卫引路送出府门,前院门槛被踏得簌簌作响,却也只响了一阵,便再无动静。
  黛玉缓缓转身,扫视一圈——走了三成,但关键人物在;甚至前些时日入府的街坊百姓,竟也多有留守者。
  黛玉却不急,语声再起:“贾府百年,曾两代国公、封王赐妃,世人艳羡。但自抄家那日起,我们就已成了罪人,沦为弃子。皇恩已绝,祖荫已断,如今的贾府——说是孤舟浮萍,不过分。”
  珠大奶奶动容片刻,欲言又止,旁边几个老奴眼中也现出怅然神色。
  “但我丑话说前头,走者不留,留者不准通风。若有人到时候两头通吃,明里签契,暗地通外……”
  她指向裴石:“裴总领昨夜才亲手抓了些意图引火烧府联外之人,若有人效仿,便跟他们一同夜半逐出贾府投喂尸口。”
  人群中一阵低低哗然,一些原本还犹豫不决的人立时噤声,不敢再动心思。
  黛玉趁势而上:“自今日起,贾府不再认旧奴籍。愿留下者,与我林氏重新立契,契约一年,工钱照旧。等宝二爷回来,你们是续约,还是攒下工钱另寻出路,全凭自愿。”
  她一抬手,将一叠新制契文在手中扬了扬,纸张簌簌作响。
  “诸位想清楚了,好不容易能拿回卖身契,如今若签了工契,便是要成为我林氏仆人,与我一同占居贾府之中,成为这京中一支乱流。”
  刹那间,堂内鸦雀无声。
  忽地,一道身影破静而出。
  “我先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