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是,当时赵大彪闯府失败后签下死契留在府中的流民。
  他们原先跟着赵大彪一道闯进来,攻府不成,反倒被裴石击退。落单之后,正是林黛玉发话,开后门收容,才得了口饭吃、一席瓦遮头。
  如今在府中干的,干最脏最苦的活计,换得三餐一宿,虽无前程,倒也不必贪生怕死。
  几人照例在粪桶边收拾,便偷偷聚在一角。
  灰尘扑面的老金压低嗓子,眼里却掩不住一抹躁动:“听说了吗?顺天应命的旗子挂在皇城门上了……我们要不要趁机离开这里啊?”
  这个问题不止是在这些人中,也萦绕在所有人心中。
  “真若换了天,咱们这些签了卖身契的,没有用了吧?”一个年轻些的也很兴奋。
  一旁年纪最大的老汉,正弓着腰在擦桶,他声音不大,却一语钉钉:“回去干嘛?现在这家人给吃给住,主子还不许下人打骂我们,挺好的。反正守着不长草的庄稼地也是干活,在这还不用靠操蛋的天吃饭。”
  “瞧你这奴才样!”话音刚落,那年轻人“呸”了一口:“早知如此,当日便不该跪着求收留!现在就算能跑出去,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老金却转过头,凑近几人低声道:“其实嘛……咱们要是真想混出个名堂,也不是没法子——”
  他没把话说尽,只是眼珠子一转,几人对视一眼,悄悄围拢,开始低声谋划,而那老汉早已默不作声地踮脚看向府内,眼神微妙。
  “老货!干嘛呢!快过来!”
  他将手中的桶猛地一丢,哗啦一声水花四溅,掩去了他们的窃语。
  “来了!”
  一旦天下有变,最先浮动的不是城头军旗,而是人心。
  别说原就是闯军余孽的那几人,便是今日方才进府、尚在惶惑中的百姓,也不免心浮气躁。
  东府那边,有五个汉子方才领了府里发下的棍棒家伙什,回来便见角落里婆子媳妇围成一圈,七嘴八舌嚷得热闹。
  “快来快来!我们商量着要不要回去!”一个妇人拉着嗓门,声音都带着颤。
  旁边一个老婆子接话,“北边打不过夷子,南头还把公主送了和亲,这朝廷多少年没个像样年景了?这回要不是咱家粮也断了,我才不来投奔呢!正好这闯王进城来送过粮,新朝廷许是不错呢!”
  “这胜负还没分呢,你就这么着急!”
  又一汉子插嘴,满脸不屑,“哪年不是天灾人祸?换了多少个皇帝老儿,不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遭殃?”
  “可听说闯王那边打的是分田地、均贫富!”另一个婆子眼里泛着希望,“若真能有那等好事儿,还不如早点回自个儿家——再等几年,说不定还能分几亩良田咧!”
  “拿着吧!家被火烧没了还不如想想今年冬天会不会跟去年一样冷得过不下去!”
  汉子一人一个家伙什递给面前的人,可听着婆子只觉得聒噪,吼道:“人家是拿命换来的!你又没随军打仗,哪来那么大脸分田地?你指望人家发善心?没把你家抢光就算积德了!”
  这话一出,场面顿时冷了几分。
  半晌,那年纪最长、原是旧时衙门出来的老衙役开口:“你婶子也是嘴快,她没了家心里惦念着怎么过冬罢了。”
  “我当差那阵,眼睁睁看过国本之争,城里头喊得凶,过了年就能翻盘。你只听着他们说‘顺天应命’,可见过哪个起兵的不说自己替天行道?真打下来了,还不是秋后算账一锅端?”
  婆子嘟囔着:“可他们发的粮,还挺客气的……”
  老衙役摇了摇头,目光深沉:“这世上没白来的饭。你以为他们进了皇城就都住里面了?那么多人,是喝西北风撑的肚皮?咱们这些百姓家,前几年朝廷要我们叫养兵税,以后说不得还得腾屋子出来养兵呢。”
  这话一出,原本跃跃欲试的妇人也不再作声,只低头抿了抿嘴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