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里兰渊便仰起头,想要苦笑。当初和岁闲分开之际,她随口说了句“盈城”,此时想来,恐怕她当时的潜意识里已经在给自己找一条退路,一个被自己的门主背叛后,能找个地方先蛰伏的地方。
  对了,在她那时所设想的退路里,是没有的杜循的吧。
  兰渊没想到杜循会被牵扯进这件事里,她以为杜循还会要去陈白安那里,她则要在面临背叛后一边逃命一边报复回去。
  她们两个,是根本不会出现在彼此余生里的人吧?
  杜循应该是不会再出现在兰渊的余生里的人,而她为了兰渊做出了服毒的举动。
  矛盾。拆不开的乱麻。
  兰渊深深地闭了一下眼睛,待她睁开眼,有细微的水珠沾上她的眼睫,然后斜着的雨丝在她眼前铺展开来,将盈城高高矮矮的房屋网进最后一场春雨中。
  她站住了。
  前面的岁闲走了几步,发现自己弄丢了兰渊,就回过头叫她,叫不动了就过来拉她,还说:“我知道我们该去哪里了。”
  两个都没有路的人,七拐八拐地,当真找到了接下来要去的地方。
  岁闲邀请兰渊去她藏身的破庙,岁闲说,我好歹做过尼姑,可以求那里供奉的观音安定你的心神。
  破庙离这里倒是很近,岁闲凭着印象找到这里,拐进小巷子里,就看见破庙屋顶上按着飞起的檐角的一只小石狮子。
  岁闲率先跑进去,就跟回了自己的家一样。等兰渊进去了,就看见在正对着院门的那间屋子里,高大的观音像前跪着个岁闲。
  “你不是还俗了吗?”
  “还俗了也可以拜啊,这世上拜观音的又不都是和尚。”
  语毕,岁闲想起了什么似的,两手抓着她膝下跪着的那个蒲团,如临大敌地看着走近的兰渊:
  “先说好了啊,拜观音可以,但是我们不能一起拜。我听那些乞丐说了,这尊观音邪门着呢,一次只能容得下一个人拜她。”
  为了印证自己的话,岁闲把那个蒲团展示给她看,说这庙里就一个蒲团,证明了每次只能有一个人拜观音。
  对此,兰渊指出她在找岁闲的时候,好像看到有个乞丐拿了一个看上去和这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在当枕头用,这玩意儿应该是本来有两个,被偷了一个而已。接着,兰渊往前一走,作势要拜。
  岁闲赶紧把蒲团让给了她。
  一是她怕那个传说,二是她觉得,现在最需要拜观音的人是兰渊。
  也许是因为起得太急,在兰渊跪下后,岁闲一个趔趄,也跪在了地上。
  这下,两个人一齐跪在了观音像的面前,虽然岁闲跪得歪歪扭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