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3)
话音刚落,一旁收拾纱布的张公公猫着腰,老泪纵横道:“陛下,请您万万要注意龙体哪!您日夜兼程,又冒着雨,只怕......”
殷玉咬牙锤了锤腿,怒笑道:“怕什么,朕这条断腿,烂了就烂了。朕没了腿,照样能打仗!”
席力阳见自己的儿子在陛下面前露了脸,还得到了陛下的赏识,一边陪笑,一边大赞“陛下英明”。
军帐之中,只有杜忠凛一个人在心里犯愁。殷玉想收复失地,想打胜仗本不是一件让人犯愁的事,可坏就坏在他心太急,过于急功近利。
行军打仗不能行错一步,一步错,步步错,便是万劫不复。
杜忠凛很清楚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在一众阿谀奉承的官员捧腹大笑的时候,他冷着脸,再道:“陛下,纵使今夜要行军赶路,也必须在平阳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平阳。”
早先萧慎的黑鹰军突袭纵锦关的时候,平阳的守备军已有三分之二被调去支援临边郡,纵锦关失守后,那部分守备军便留在临边郡,抵抗萧慎的大军。现如今蒙苛攻破纵锦关后,非但没有深入,反而掉头去打裕昌关,与郢荣一同,对晋州两面夹击。
“慌什么。朕已经北调庸中、江北和双云三郡的守备军,不日便会抵达平阳。”殷玉道,“朕这次一定要守住晋州,拿下干越。召集平阳余下守备军,与朕一同出征。”
“陛下,双云郡的守备军不能北调!双云郡与泸州相邻,逯将军在泸州与郢荣打了数年,早已弹尽粮绝,不知还能成到几时。若是泸州告危,那下一个,便是双云郡。您莫要忘了,清河南岸的旌梁,也并非弱豹。”
“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掉,怕这怕那,朕还打什么?”殷玉烦躁地捏捏耳朵,斜睨杜忠凛一眼,冷嘲道,“杜将军若是腿脚不便,大可立刻打道回府,朕身边不缺你这位‘能人’。杜将军还是省些力气,好好想想你的轮椅,能不能走山路罢。”
杜忠凛有气不能撒,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咬咬牙道:“陛下......臣......臣先行告退了。”
出了军帐,杜忠凛大口喘着气。他望着石头大的雨点子,心想,若是下一场大雪,也好过这场大雨。
天不遂人意。
大军在山里困了整整五日,终于在第六日的时候,穿过了地势险峻的双云岭。
天气严寒,下雨天更甚。将士们穿着铁甲,里边塞不了很厚的棉衣,大多是生生扛下来的,各个冻得嘴唇发紫,没什么起色。
突然,领头的将军抬手,大喊一声:“停!”
坐在马车中的殷玉被前方骤起的呼喊声吵醒,掀开帘子,向四周望去。
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自家煮的鸡蛋和蒸的干粮站在大道两旁,眼巴巴地望着将士们。他们大都淋了雨,一些本就瘦的皮包骨头的妇女和孩童哆哆嗦嗦地大喊着,“将士们辛苦了。收下罢,你们收下罢。天太冷了,你们行军打仗不容易,多穿一件罢,多吃一点罢......”
三两个鸡蛋、几块干干巴巴的杂粮饼、一件亲手缝的棉衣,这些已经是她们能拿出手的最好的东西了。
一个穿着破烂小褂子的小孩瞅着母亲手里的饼,眼馋地快要点眼泪。看着母亲把干饼和鸡蛋塞给了一旁地将士,小孩“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紧接着,无数小孩一齐哇哇大哭,他们也想吃鸡蛋,也想吃干饼,可现在是隆冬,地上的草都干死了,母鸡也饿死了,他们不会再有鸡蛋吃了。
一个将士从破布中摸出鸡蛋,扒开之后一闻是臭的,反手扔在了地上。
而旁边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见他把鸡蛋扔了,连忙跑过去,带着土把臭鸡蛋捧起来,心疼地吹了吹上面的土。
年年闹灾荒,到了冬天,几户人家才能凑出一袋粮食,连臭鸡蛋也成了宝贝。
老人捧着鸡蛋,悲怮地哭了两声。
这一幕恰巧被殷玉看见了。
那一刻,他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他后知后觉,原来,他的子民过得竟然是这般苦不堪言的日子。
殷玉心中动容,下令给周边的百姓分粮食和过冬的衣物。
无人在意的角落里,一位老汉惊慌地望着殷玉所在的马车,随即老泪纵横地跪在地上,大喊了一句:“天啊!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此话一出,所有人立刻跪在地上,叩首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
殷玉咬牙锤了锤腿,怒笑道:“怕什么,朕这条断腿,烂了就烂了。朕没了腿,照样能打仗!”
席力阳见自己的儿子在陛下面前露了脸,还得到了陛下的赏识,一边陪笑,一边大赞“陛下英明”。
军帐之中,只有杜忠凛一个人在心里犯愁。殷玉想收复失地,想打胜仗本不是一件让人犯愁的事,可坏就坏在他心太急,过于急功近利。
行军打仗不能行错一步,一步错,步步错,便是万劫不复。
杜忠凛很清楚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在一众阿谀奉承的官员捧腹大笑的时候,他冷着脸,再道:“陛下,纵使今夜要行军赶路,也必须在平阳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平阳。”
早先萧慎的黑鹰军突袭纵锦关的时候,平阳的守备军已有三分之二被调去支援临边郡,纵锦关失守后,那部分守备军便留在临边郡,抵抗萧慎的大军。现如今蒙苛攻破纵锦关后,非但没有深入,反而掉头去打裕昌关,与郢荣一同,对晋州两面夹击。
“慌什么。朕已经北调庸中、江北和双云三郡的守备军,不日便会抵达平阳。”殷玉道,“朕这次一定要守住晋州,拿下干越。召集平阳余下守备军,与朕一同出征。”
“陛下,双云郡的守备军不能北调!双云郡与泸州相邻,逯将军在泸州与郢荣打了数年,早已弹尽粮绝,不知还能成到几时。若是泸州告危,那下一个,便是双云郡。您莫要忘了,清河南岸的旌梁,也并非弱豹。”
“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掉,怕这怕那,朕还打什么?”殷玉烦躁地捏捏耳朵,斜睨杜忠凛一眼,冷嘲道,“杜将军若是腿脚不便,大可立刻打道回府,朕身边不缺你这位‘能人’。杜将军还是省些力气,好好想想你的轮椅,能不能走山路罢。”
杜忠凛有气不能撒,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咬咬牙道:“陛下......臣......臣先行告退了。”
出了军帐,杜忠凛大口喘着气。他望着石头大的雨点子,心想,若是下一场大雪,也好过这场大雨。
天不遂人意。
大军在山里困了整整五日,终于在第六日的时候,穿过了地势险峻的双云岭。
天气严寒,下雨天更甚。将士们穿着铁甲,里边塞不了很厚的棉衣,大多是生生扛下来的,各个冻得嘴唇发紫,没什么起色。
突然,领头的将军抬手,大喊一声:“停!”
坐在马车中的殷玉被前方骤起的呼喊声吵醒,掀开帘子,向四周望去。
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自家煮的鸡蛋和蒸的干粮站在大道两旁,眼巴巴地望着将士们。他们大都淋了雨,一些本就瘦的皮包骨头的妇女和孩童哆哆嗦嗦地大喊着,“将士们辛苦了。收下罢,你们收下罢。天太冷了,你们行军打仗不容易,多穿一件罢,多吃一点罢......”
三两个鸡蛋、几块干干巴巴的杂粮饼、一件亲手缝的棉衣,这些已经是她们能拿出手的最好的东西了。
一个穿着破烂小褂子的小孩瞅着母亲手里的饼,眼馋地快要点眼泪。看着母亲把干饼和鸡蛋塞给了一旁地将士,小孩“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紧接着,无数小孩一齐哇哇大哭,他们也想吃鸡蛋,也想吃干饼,可现在是隆冬,地上的草都干死了,母鸡也饿死了,他们不会再有鸡蛋吃了。
一个将士从破布中摸出鸡蛋,扒开之后一闻是臭的,反手扔在了地上。
而旁边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见他把鸡蛋扔了,连忙跑过去,带着土把臭鸡蛋捧起来,心疼地吹了吹上面的土。
年年闹灾荒,到了冬天,几户人家才能凑出一袋粮食,连臭鸡蛋也成了宝贝。
老人捧着鸡蛋,悲怮地哭了两声。
这一幕恰巧被殷玉看见了。
那一刻,他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他后知后觉,原来,他的子民过得竟然是这般苦不堪言的日子。
殷玉心中动容,下令给周边的百姓分粮食和过冬的衣物。
无人在意的角落里,一位老汉惊慌地望着殷玉所在的马车,随即老泪纵横地跪在地上,大喊了一句:“天啊!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此话一出,所有人立刻跪在地上,叩首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