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氏冷笑,“那崔氏非是个吃素的,若是翻脸,定不会善罢甘休。”
  李嬷嬷点头,“还是您明察秋毫。”
  果然,不出几日,陛下便分别召见了三国使者,但只允许正使入宫,其余人等一律不见。
  交趾国向来安分守己,皇帝收下贺寿的贡礼,对于两位公主的安置,给了择选的余地,一是暂留京都,赐府宅居住,请太学大儒传业授道,去留自由;二是择王室宗亲适龄嫡长子弟赐婚,未来掌公侯府邸内宅,比起入宫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妃嫔,益处有过之而无不及。交趾国正史是个拎得清的,甫一面见陛下便心中有数,大晟这位凶名在外的新帝可不是个靠女色能够左右的主儿。公主即便入得后宫,恐怕也是清冷度日,徒劳无功。使官当即谢恩,至于如何抉择,陛下也未为难他,大可传书回去请示国主,再做定夺。
  比起交趾,西北十六部则没那么好打发。一是对方乃平起平坐的邻邦,庆王起兵期间,不仅与之交好,且得益于其常年承担着抵抗好战的乌蒙分支的重任,相当于在大晟西北境外竖起的一道屏障。二来,十六部此次带来了部落的神女……号称承接神明眷顾,护佑部族的草原明珠。将神女进献给皇帝,意义非凡,满载着十足的诚意与压力。西北十六部此举,既是对皇后之位垂涎三尺,亦乃一箭双雕之计。最近,乌蒙死灰复燃,频频骚扰,十六部疲于应对,捉襟见肘。飞鹰军虽多有帮扶,但也只限于小规模冲突,范围止于边境,大军岿然不动。陛下若是收下神女为后,则双方关联更进一层,我之祸乱,彼之后患,向大晟请兵支援,顺理成章。如若不娶,那则是欠下一个大大的情分,则乌蒙之祸,陛下更不能坐视不理。如此一番阳谋,几乎是将诉求摆在了明面上,不可谓不用心良苦,堪称明智。
  实则,陛下也并未令其筹谋落空。
  皇帝让钦天监测算吉日良辰,亲自为草原神女加封璇玑公主,赐金龟玉卦等法器兼金银无数。念其身负草原兴衰安危,特准归家,并从京北大营增派五千兵士护送公主回返,至边疆,由飞鹰军再增五千人随公主深入草原,此万人不得公主令不归。虽非大张旗鼓的兵援,但该做的都做了,于十六部颜面增光添彩,两相得宜。
  刘氏听闻皇帝应对之道,嗤之以鼻。
  李嬷嬷嘴毒,“为了讨一个寡妇的欢心,咱们这位陛下可真是煞费苦心。如此挥金如土,谢太傅和那帮阁老难道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非为?”
  刘氏剪下盆中一段花枝,轻嗤,“比起将中宫之位让与外人,花点银钱兵卒打发,何足挂齿。”
  李嬷嬷嘲笑,“待他们二人奸情大白于天下,老顽固们怕是恨不能将一个两个公主请回来呢。”
  刘氏冷讽,“成不了大器的东西。”
  “交趾与十六部不难周旋,真正棘手的乃是北凌。”寝殿书房中,刘霄娓娓道来。
  向瑾回宫有些时日了,最初为了圆上重伤未愈的谎,着实赋闲了一阵,闲得孩子将书房的藏书翻了个遍。舞刀弄枪是断然不敢的,唯一的消遣便是缠着陛下与他沙盘论战。
  小世子后来将杜院判的话好生琢磨了几番,领悟其精髓,倒也真将自己的心结解开些许。既然医者诊断此乃正当年时体滋气盛必经之症,无伤大雅,他也便不再纠结,只当是如老院判所说,寻常毛病,不过机缘巧合,与他产生肌肤碰触的那个人……恰巧……阴差阳错而已。加之服了一阵子药后,颇为清心,夜梦暂歇,他也便没再别扭地躲着,一切如常。
  当然,以陛下之心大如湖,大约根本未曾察觉孩子九转十八弯的心思。但凡向瑾寻他空闲时黏上来探讨兵法战例,陛下照旧不厌其烦,甘之如饴。只是,在拖了不少时日,不得不处理三国来使之后,便忙碌起来,无暇他顾。向瑾脚踝的伤处也好了大半,顺势复学。
  先生入宫当日,拒绝轮椅与拐杖的小世子是被福安搀扶着一只脚跳着过来的。久违的师生二人,你瞅瞅我,我瞧瞧你……皆忍不住苦笑出声。
  是日功课结束得早,刘霄顺势与世子分析三国使团之捭阖得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