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3)
王大人压低声音:“他们的关系......好像不简单。”
都是声色犬马的人,什么没见过,两人对视一眼,在王大人摸出一块碎银时王老三眼睛亮了亮,忙揣进兜里:“表兄你就放心吧,他们就是对视了一下我都跟你说。”
王老三前些年赌钱输光了家底,将妻儿全都卖了,又输得精光才想起自己还有个远房表兄,忙来投奔了他,他别的本事没有,最会的就是小偷小摸和吹牛皮,好在爱财如命又嗜赌如命,很好拿捏,办事也不算坏,王大人就将他留下了,也算半个心腹。
他出了门,又将几个人喊来说了什么,最后拉住一个老叟:“给你五十个子,你去帮我办件事,办成了再给你五十,办不成......我看你那孙女长得也挺漂亮。”
那老叟哆哆嗦嗦应了,王老三对他耳语了几句:“明早就去,听闻那盛将军最是心慈,一定会见你的。”
时寻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算了,谁承想第二日一早,竟是有人求见。
除却公事,盛砚是个很好说话,也没什么架子的将军,底下的士兵想来见他只需招呼一声,可今日来的人却是从未见过的,因而进帅帐的时候,是被扭送进来的。
那人头发花白,两颊深深凹了进去,一双眼浑浊地挤在眼窝里,脸上满是被寒风割开的细小口子和皱纹。
盛砚于心不忍,让士兵将老叟松开。
士兵犹豫了一下:“盛将军,记得去年有胡人暗杀,就是这架势......”
“去年我躲过了,今年也可以。”盛砚说,“松开吧,老人家一把年纪经不起你们折腾。”
将军都发话了,底下的小兵哪敢不从?眼神紧紧盯着老叟,精神紧绷着站到了一旁。
那老叟被松开后,“噗通”一声跪到了地上,“砰砰”磕着响头,嘶哑的嗓音在营帐里回荡:“还请各位军爷高抬贵手,放过我们这群小老百姓吧!”
“什么?”
随后,盛砚保持这副表情听完了那王大人要这群车夫在三天内上交四千二百石给他的消息。
那些车夫本就是朝廷招纳的,家乡多半不在这里,哪怕是在附近几个城邦的,也是家庭不富裕的,要凑够四千二百石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标前,所有人只能洗干净脖子等死,可就在这个时候,王大人忽然告诉他们“我也不想啊,可是那盛将军一定要,我也没办法”。
矛盾自然转移到了戍边将士和民众身上。
这一招实在阴狠,显然王大人是打算将盛砚等人得罪个彻底,盛砚先将那老叟安抚好了,再三保证不会要他们的粮,在对方将信将疑的神情中,将人送了出去。
在要走出营帐之际,那老叟忽然一哆嗦,腿一软竟直接坐倒在地。
盛砚先前被时寻突然倒地吓出了心理阴影,直接搀起老叟将人送回了自己的营帐,将人扶到椅子上:“您先歇会吧,外面冷。”
时寻正好在烧热水,拿了个碗冷热掺了递给他,见他两只手冻僵了拿不利索,轻轻掰开他的手,将碗放到两手之间,又帮他调整了一下角度,又走开了。
时寻一般时候不喜欢搭理人,天又冷得他嘴都不想张,他淡淡冲老叟点了下头,表示自己接受他的道谢了。
过了一会,时寻又拿了个暖炉过来,那老叟颤颤巍巍地要跪下,时寻眼疾手快将人扶住:“呆着吧,缓过来了再回去。”
他抓着时寻的手千恩万谢,时寻难以招架,一溜烟逃了,盛砚的气势比时寻强多了,那老叟不敢和盛砚说话,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的椅子上。
盛砚还有一堆公务要处理,他又习惯了亲历亲为,没有帮他招待人的副手,时寻此时又被老叟的热情弄得无所适从,死活黏着盛砚,说什么都不肯从他身边离开。
营帐安静了,只剩下盛砚和时寻偶尔的交谈声。
天渐渐暗了,等盛砚处理完手里的事情,这才发现老人已经离开了。
晚上下起了雪,路更不好走了,盛砚只好将见王大人这件事暂时搁置,第二日再和时寻一起去。
被硬生生从温暖被窝拉出来的时寻眼皮都没掀,怨声载道地牵着盛砚的手走在道上,过一会就被绊一下,摔盛砚身上。 ↑返回顶部↑
都是声色犬马的人,什么没见过,两人对视一眼,在王大人摸出一块碎银时王老三眼睛亮了亮,忙揣进兜里:“表兄你就放心吧,他们就是对视了一下我都跟你说。”
王老三前些年赌钱输光了家底,将妻儿全都卖了,又输得精光才想起自己还有个远房表兄,忙来投奔了他,他别的本事没有,最会的就是小偷小摸和吹牛皮,好在爱财如命又嗜赌如命,很好拿捏,办事也不算坏,王大人就将他留下了,也算半个心腹。
他出了门,又将几个人喊来说了什么,最后拉住一个老叟:“给你五十个子,你去帮我办件事,办成了再给你五十,办不成......我看你那孙女长得也挺漂亮。”
那老叟哆哆嗦嗦应了,王老三对他耳语了几句:“明早就去,听闻那盛将军最是心慈,一定会见你的。”
时寻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算了,谁承想第二日一早,竟是有人求见。
除却公事,盛砚是个很好说话,也没什么架子的将军,底下的士兵想来见他只需招呼一声,可今日来的人却是从未见过的,因而进帅帐的时候,是被扭送进来的。
那人头发花白,两颊深深凹了进去,一双眼浑浊地挤在眼窝里,脸上满是被寒风割开的细小口子和皱纹。
盛砚于心不忍,让士兵将老叟松开。
士兵犹豫了一下:“盛将军,记得去年有胡人暗杀,就是这架势......”
“去年我躲过了,今年也可以。”盛砚说,“松开吧,老人家一把年纪经不起你们折腾。”
将军都发话了,底下的小兵哪敢不从?眼神紧紧盯着老叟,精神紧绷着站到了一旁。
那老叟被松开后,“噗通”一声跪到了地上,“砰砰”磕着响头,嘶哑的嗓音在营帐里回荡:“还请各位军爷高抬贵手,放过我们这群小老百姓吧!”
“什么?”
随后,盛砚保持这副表情听完了那王大人要这群车夫在三天内上交四千二百石给他的消息。
那些车夫本就是朝廷招纳的,家乡多半不在这里,哪怕是在附近几个城邦的,也是家庭不富裕的,要凑够四千二百石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标前,所有人只能洗干净脖子等死,可就在这个时候,王大人忽然告诉他们“我也不想啊,可是那盛将军一定要,我也没办法”。
矛盾自然转移到了戍边将士和民众身上。
这一招实在阴狠,显然王大人是打算将盛砚等人得罪个彻底,盛砚先将那老叟安抚好了,再三保证不会要他们的粮,在对方将信将疑的神情中,将人送了出去。
在要走出营帐之际,那老叟忽然一哆嗦,腿一软竟直接坐倒在地。
盛砚先前被时寻突然倒地吓出了心理阴影,直接搀起老叟将人送回了自己的营帐,将人扶到椅子上:“您先歇会吧,外面冷。”
时寻正好在烧热水,拿了个碗冷热掺了递给他,见他两只手冻僵了拿不利索,轻轻掰开他的手,将碗放到两手之间,又帮他调整了一下角度,又走开了。
时寻一般时候不喜欢搭理人,天又冷得他嘴都不想张,他淡淡冲老叟点了下头,表示自己接受他的道谢了。
过了一会,时寻又拿了个暖炉过来,那老叟颤颤巍巍地要跪下,时寻眼疾手快将人扶住:“呆着吧,缓过来了再回去。”
他抓着时寻的手千恩万谢,时寻难以招架,一溜烟逃了,盛砚的气势比时寻强多了,那老叟不敢和盛砚说话,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的椅子上。
盛砚还有一堆公务要处理,他又习惯了亲历亲为,没有帮他招待人的副手,时寻此时又被老叟的热情弄得无所适从,死活黏着盛砚,说什么都不肯从他身边离开。
营帐安静了,只剩下盛砚和时寻偶尔的交谈声。
天渐渐暗了,等盛砚处理完手里的事情,这才发现老人已经离开了。
晚上下起了雪,路更不好走了,盛砚只好将见王大人这件事暂时搁置,第二日再和时寻一起去。
被硬生生从温暖被窝拉出来的时寻眼皮都没掀,怨声载道地牵着盛砚的手走在道上,过一会就被绊一下,摔盛砚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