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1 / 5)
“这是皇后娘娘囤的粮食。”
“什么皇后娘娘?”
此事再次成为谈资。
不知是谁传,说皇后祖籍在韶阳。她回乡祭祖,在此地小住。她提前得到了信,掏钱置办了粮食,解决了这次的乱动。
“皇后是谁?似乎没听到过封后诏书。”
市井很难有真相,只有流言蜚语。
没人在乎皇后是谁,跟着人云亦云,把“皇后”描绘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
第493章 尾声(1)
回去的船队更庞大,因为众人皆要分开。
骆宁与萧怀沣一艘船;静乐公主与顾湛一艘;崔正卿自己一艘;丫鬟众人,则是另外一艘。
除此之外,骆宁这次还把秋华的一位兄长全家也带上京了,会替他谋个差事,管她出嫁时候那些陪嫁。
另有骆宁的财物,她全部都要带着。
路上闲来无事,萧怀沣与骆宁聊朝政。
京里发生了很多事。
有些事太过于幽微,在信里无法表达,唯有他亲口告诉骆宁。
“……蒋王又不安分了。”萧怀沣说。
骆宁:“他的世子已死。还有其他儿子可以承爵吗?”
“及冠的就那个庶长子,叫萧弘的。另有几个庶子,年纪都很小,最大的不过九岁。”萧怀沣道。
骆宁记得萧弘。
萧弘瞧着挺聪明,气质也很好。骆宁觉得自己识人不算糊涂,可她第一眼还是认错了萧弘。
当时,骆宁以为萧弘才是蒋王世子。
他的气度,比他弟弟萧璟更出众。
“崔家如何?”骆宁问。
他这两年写给她的信,几乎很少提到崔家。
“大舅舅很安分。”萧怀沣说,“我还是很信任他的。”
“申国公前例摆在那里,大舅舅若还藏了私心,那他着实糊涂。再者,他年纪大了,已经无力同你抗衡;
崔家子嗣培养得很好,一个个皆是贵公子,好修养、无野性,无人有能力接大舅舅‘衣钵’。认清现实、安分守己,大舅舅与舅母都是聪明人。”骆宁说。
崔家下一代中,唯一继承了大舅舅志向的,是崔正澜。
可崔正澜的身份摆在那里,崔家用不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