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闽南待了数月,他的身上浸润了一股特有的咸腥味,即便如何清洗依旧无法彻底洗掉,那是他这段时日辛劳的功勋与徽章。
  他在堂上跪下,将自己的奏折双手奉上。
  “启禀皇上,臣奉旨往闽南修筑堤坝,幸不辱命,今堤坝已固,可御海潮、护良田万亩,百姓再无漂溺之虞。”
  冯有才躬身上前,将他的奏折接过,小心呈到了德丰帝的案前。
  德丰帝含笑看着他,“你此次南下,不负朕望。堤坝固则万民安,海寇平则海疆宁,你以将才之能,统筹兼顾,实乃大功一件,朕当大力嘉奖。”
  谷栖山连忙道:“陛下谬赞,臣实不敢当!此次闽南之事,能成全赖太子殿下运筹帷幄,臣不过是奉旨行事,略尽督察之责罢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萧晏辞以太子之身涉险,将闽南的大局稳定下来才离开,自己只是从旁协助。
  谷栖山这番不贪功的态度,让德丰帝更添了几分满意。
  谷栖山话锋一转,“皇上,微臣还有一事要禀。微臣此次在闽南,得见一桩盛事,实乃太子妃殿下之功。”
  德丰帝闻言,一下来了几分精神,群臣亦立马竖起了耳朵。
  太子妃又立了什么功劳?
  萧晏辞则瞬间了然,他的唇角缓缓勾起了一抹笑,充满了骄傲。
  谷栖山道:“太子妃心怀慈悲,亲见闽南百姓之苦,便令手下于当地设‘慈容院’。昔日海寇猖獗,闽南多少稚子失怙,或流落街头,或葬身鱼腹。今慈容院中,已收养孤童近百名,不仅供其衣食,更延请先生教其读书识字。”
  “臣亲见那些孩子,昔日面黄肌瘦、眼神惶恐,如今衣着整洁、手捧书卷,朗朗书声闻于街巷。百姓皆言:‘若无堤坝,我们活不得安稳;若无慈容院,孩子便没了将来。’太子妃此举,非一时之仁,乃长远之虑。”
  “太子妃殿下以女子之身,怀济世之心,既解眼前灾厄,又培将来根基,此功不在筑坝之下。臣不敢隐瞒,特将百姓心声与慈容院实情奏于陛下。”
  谷栖山的话落,群臣皆大受震撼,德丰帝更是激动得险些站了起来。
  几息之后,德丰帝大笑出声。
  又指着堂下众臣,“你们都听到了?太子妃以女子之身,又为朝廷办了一件大事,她半点都不比你们差!反倒是你们,满嘴迂腐成见,你们的能力若是有嘴皮子半点厉害,朕就能含笑九泉了,省得日日看你们这群废物,把朝堂搅得比菜市口还聒噪!”
  众臣立马齐齐跪下请罪,对陆知苒,也再说不出半个苛责之言。
  即便他们对女子心有成见,但也不得不承认,陆知苒这个太子妃的确厉害,行事果敢有魄力。
  德丰帝龙心大悦,对陆知苒好一番夸赞。
  萧晏辞开口,“父皇,那女学之事……”
  堂下再无人敢反对,德丰帝也不再有迟疑,直接道:“女学乃利国利民之事,太子妃敢为天下先,理当嘉奖。传朕旨意,设此为官办女塾,赐匾‘毓秀女学’。”
  德丰帝当众表态,一锤定音,再无人敢跳出来反对。
  有人想以太子妃无嗣为由头参本,也不敢在这个当口往上撞。
  而那些想往东宫送人的臣子,也不得不重新掂量陆知苒这个太子妃的分量。
  她有勇有谋,即便娘家无人,其地位也不可撼动。
  日后他们的女儿若当真进了东宫,也只能老老实实屈居人下,可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第487章 任重道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