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 第161节(1 / 4)
恰在这时,裴越那厢已交代完毕,抬步往山坡上来,裴承玄这才退开几步,容他们夫妇叙话。
四目相接,明明眼底堆满不舍,却深知体面地道别各奔抱负是他们的使命。
相望凝久,裴越轻声问道,“蔺昭,战事大致要多久?”
明怡略作沉吟,“快则半年,慢则一年。”
“好……”男人将万般情绪压入深邃的眼底,露出一丝笑容,
“半年后正是初夏,那时杏花正浓,待卿凯旋,与卿共饮杏花酒。”
届时,他必朱衣赤马,八抬大轿,迎她过门。
明怡握住他手腕,目露温切,“这是家主第一回 约我饮酒,我岂可食言,你且候我归来。”
又正色问,“对了,东亭,粮草如何?”
裴越温声回道,“放心,只要我裴东亭在一日,必不教边关将士饥寒交迫。”
这话于明怡而言,是这世间最美的情话了。
自有了他,她不再为粮草和冬衣而愁,她有靠山了。
何其有幸遇见他。
明怡十分动容,克制着上前拥住他的冲动,退后一步,朝他郑重一拜,“蔺昭代三军将士,谢裴大人高义。”
裴越也回她一揖,“裴某与文武朝官,静候少将军凯旋。”
日头已偏西,时辰不早。
朱成毓已在大路尽头候着她了,明怡不宜久留,深深望了裴越最后一眼,翻身上马。白马银鞍载着她疾驰向西,驰向她与生俱来的战场。
裴越目送那抹银甲身影渐远,不由自主一步两步追随,直至见她驰过丛林,转过山坳,消失于翠色尽头,方止步。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他从天明立至天黑,候着最后几辆辎重车离去。
他目送的何止李蔺昭一人,还有千千万万的将士。
千千万万颗守望家园的赤子之心。
一年后,战事终了,太子携军凯旋,历经沙场淬炼的少年储君,既不失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又添了几分生死磨砺出的沉毅睿智,很有明君气象。
然,昭王未归。
暮色四合时分,太子朱成毓造访裴府,将明怡所留书信递给裴越。
裴越静坐案后,缓缓摊开那封信笺。
这是自她出征后,给他写得最长的一封信。
熟悉的蔺昭体,墨迹淋漓,犹带飞扬之气。
“夫君东亭在上,妻蔺昭念切,南靖王战死,临终遗言,嘱我驻守边关,以震慑西域诸国,以防伊尔汗等王国再犯中原,吾已应诺,意在重塑肃州军,复振丝绸之路,将中原文物典章远播西域,未能回京与君共饮,食言了,且再候我数年,待边关稳固,新将能独当一面,你我夫妇再续前缘……”
裴越握着这封信,麻木地坐了一宿,不知何时踱回长春堂。 ↑返回顶部↑
四目相接,明明眼底堆满不舍,却深知体面地道别各奔抱负是他们的使命。
相望凝久,裴越轻声问道,“蔺昭,战事大致要多久?”
明怡略作沉吟,“快则半年,慢则一年。”
“好……”男人将万般情绪压入深邃的眼底,露出一丝笑容,
“半年后正是初夏,那时杏花正浓,待卿凯旋,与卿共饮杏花酒。”
届时,他必朱衣赤马,八抬大轿,迎她过门。
明怡握住他手腕,目露温切,“这是家主第一回 约我饮酒,我岂可食言,你且候我归来。”
又正色问,“对了,东亭,粮草如何?”
裴越温声回道,“放心,只要我裴东亭在一日,必不教边关将士饥寒交迫。”
这话于明怡而言,是这世间最美的情话了。
自有了他,她不再为粮草和冬衣而愁,她有靠山了。
何其有幸遇见他。
明怡十分动容,克制着上前拥住他的冲动,退后一步,朝他郑重一拜,“蔺昭代三军将士,谢裴大人高义。”
裴越也回她一揖,“裴某与文武朝官,静候少将军凯旋。”
日头已偏西,时辰不早。
朱成毓已在大路尽头候着她了,明怡不宜久留,深深望了裴越最后一眼,翻身上马。白马银鞍载着她疾驰向西,驰向她与生俱来的战场。
裴越目送那抹银甲身影渐远,不由自主一步两步追随,直至见她驰过丛林,转过山坳,消失于翠色尽头,方止步。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他从天明立至天黑,候着最后几辆辎重车离去。
他目送的何止李蔺昭一人,还有千千万万的将士。
千千万万颗守望家园的赤子之心。
一年后,战事终了,太子携军凯旋,历经沙场淬炼的少年储君,既不失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又添了几分生死磨砺出的沉毅睿智,很有明君气象。
然,昭王未归。
暮色四合时分,太子朱成毓造访裴府,将明怡所留书信递给裴越。
裴越静坐案后,缓缓摊开那封信笺。
这是自她出征后,给他写得最长的一封信。
熟悉的蔺昭体,墨迹淋漓,犹带飞扬之气。
“夫君东亭在上,妻蔺昭念切,南靖王战死,临终遗言,嘱我驻守边关,以震慑西域诸国,以防伊尔汗等王国再犯中原,吾已应诺,意在重塑肃州军,复振丝绸之路,将中原文物典章远播西域,未能回京与君共饮,食言了,且再候我数年,待边关稳固,新将能独当一面,你我夫妇再续前缘……”
裴越握着这封信,麻木地坐了一宿,不知何时踱回长春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