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 第15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往日她也没少受刘珍伺候,故而并不觉稀奇。
  她哄过人,却从未讨好过人,无论对谁。
  一顿饭吃得还算惬意,皇帝心下欢喜,自个儿只用了几颗丸子果腹,光顾着看女儿用膳,时不时指挥刘珍为明怡添菜。
  明怡在吃食上从不亏待自己,称不上大快朵颐,却也算尽兴。
  两刻钟后,她吃饱喝足,搁下筷箸。
  皇帝往南窗下的炕床一指,示意她移过去喝茶。
  秋光渐西,只剩一缕斜晖滞留在窗棂,明怡安然未动,皇帝亲自为她斟了茶,终于开口,
  “蔺昭,与我说说你少时的事,为何选了莲花门?是你舅父送你去的么?”
  明怡倚着软枕,掌心托着茶盏,浅啜一口,摇头道,“非也,是我与莲花门有缘,那时我与祖母住在乡下,我又调皮,三岁时便有了五六岁孩子的能耐,胳膊结实,爬树掷石不在话下,无意中被路过的莲花门长老相中,将我带走。”
  “爹爹也是事后方知,起先是不肯的,莲花门以双枪莲花撤出边境为由,逼迫爹爹答应将我送入门。”
  “忘了告诉陛下,我是个武痴。”
  皇帝听她对着李襄一口一个“爹爹”,心里很不是滋味,“你还叫他爹爹?”
  “是。”
  皇帝噎住,默默饮了口茶,喉间涩意难当,“那日你外祖母寿宴,朕瞧你似早已知情,你是何时知晓自己身份的?”
  皇帝很想知道,当她明白自己是嫡公主后,为何从未在他与皇后面前显露分毫。
  明怡指腹抚了抚茶盏,笑道,“约莫十岁左右吧,有一回母亲忌日,爹爹喝醉了,让我唤他舅舅,我不解,翌日他醒后追问,他却只道是糊涂了,后来一次回京,爹爹径直带我去章明太子无字碑前,在那里将真相告诉了我。”
  皇帝闻言顿时眼眶泛红,喉头哽咽,“如此说来,你每次回京,每次去坤宁宫,来御书房,都知道我是你生身父亲,皇后是你亲生母亲,是也不是?”
  明怡静静望着他,看清他眼底布满血丝和深邃的面孔,如实道,“……
  皇帝猛地闭上眼,一股酸楚直冲心口,逼得他几乎当场落泪,他以手掩面,额角青筋隐现,太阳穴突突直跳,
  “蔺昭……你……何其残忍,”对她自己残忍,对他这生身父亲也何尝不是一种残忍?亲生骨肉就在眼前却不得相认,至今回想每一次相逢,捞起的全是遗憾。
  皇帝难以自持,终是潸然泪下,久久无言。
  “陛下……”兴许是心里从来拿他当帝王待,实难对他生出父亲的孺慕,自然更谈不上可惜,“您不必难过,这也是我的选择,比起深宫,我更愿翱翔于天地,无论莲花门还是戍守边关,皆是我心之所向,至今乐在其中,从未后悔。”
  “况且公主之责任,不也正在于此么?”
  皇帝忽然怔住,抬起眼定定望着她,对面的姑娘一脸明朗的笑容,无论风吹雨淋,经年过去,周身那股意气风发犹在,笑眸里万千光华也在。
  “柔雅公主为了北齐,只身来大晋和亲,我驻守边关,与她不过是殊途同归,身上既流着皇室血脉,便该护佑天下苍生,故陛下不必执着于此。”
  皇帝听到此处,心头思绪万千,更是钝痛难当。
  她从未当过一日公主,却时刻尽守公主之责。
  明白她心意后,皇帝对册封公主已不抱期望,却仍追问一句,“可朕还是想封你为镇国公主,你看如何?”
  明怡一笑,“陛下是否觉着封了我为公主,自己便能好受些?”
  皇帝唇角一僵,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心思被她一语道破,一时窘迫难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