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2 / 4)
作为皇帝贴心老棉袄,他自然得设法拦着。
皇后眉眼一厉,“听闻叶桢给你寻了个养子,你这是得了叶桢的好处,也要帮着她和本宫作对了?”
“娘娘明鉴,老奴从未如此想过,亦不敢。”
陈伴君眼底有些不悦,语气依旧恭敬,“娘娘,刚刚陛下就在殿外。”
他索性将话说明白点。
皇后神色一僵。
也就是说,她骂人的话,皇帝全听到了?
她其实也清楚自己刚刚骂的话有多难听,皇帝定然是生气了,所以才不愿来见她。
便强压怒意,让自己缓了神色,“是本宫气急了,本宫失去了云王,便害怕陛下和太子被叶桢蛊惑,与本宫离了心。”
她开始诉苦,“陛下初登基时,那么艰难,我与陛下夫妻一体,相互扶持才走到今日。
你也清楚,这么多年本宫是舍不得陛下累着,许多事便与他一起分担。
可如今王御史父子却带头弹劾本宫椒房干政,牝鸡司晨,本宫心里如何不难受?
王家与叶桢亲厚,听闻王家婆媳这次还跟着大魏走了,他们都是叶桢的人,这件事分明就是叶桢指使。
本宫自诩先前对她不错,可她还没嫁进来就要打压本宫,离间本宫与陛下的关系,本宫如何不气?”
陈伴君垂眸。
弹劾皇后干政的折子,的确是王御史父子和大理寺卿带头写的。
他们都是太子的人,定得了太子授意才会如此,陛下不愿皇后知晓,事态闹得更僵,便瞒下了此事。
可陛下瞒着的事,皇后这么快就知晓了。
可见王御史他们没说错,皇后的确阴阳倒置,插手的太多了。
见他不言语,皇后又诉了几句苦,最后说道,“那平娘子对朝廷怨言颇深,你养她的孩子未必养得熟,不若本宫替你寻个家世清白的。”
“谢娘娘好意,只老奴不争气,瞧那孩子实在合眼缘。”
心下冷哼。
他想找人继承香火,又不是什么秘密,皇后若有心,怎等到今日。
皇后见他拒绝,也不再多言,她放下身段拉拢一个奴才,对方不识趣,她没上赶着的道理。
至于刚刚那些诉苦的话,她也不指望陈伴君应和。
本也不是说给陈伴君听的,而是借陈伴君的嘴传给皇帝听的。
陈伴君的确没隐瞒,一字不落说了。
但传话是门技术活,语气、停顿,一重一轻代表的便是全然不同的意思。
陈伴君显然是个中高手。
因而,皇帝听到的不是皇后的诉苦,而是皇后对皇帝的埋怨。 ↑返回顶部↑
皇后眉眼一厉,“听闻叶桢给你寻了个养子,你这是得了叶桢的好处,也要帮着她和本宫作对了?”
“娘娘明鉴,老奴从未如此想过,亦不敢。”
陈伴君眼底有些不悦,语气依旧恭敬,“娘娘,刚刚陛下就在殿外。”
他索性将话说明白点。
皇后神色一僵。
也就是说,她骂人的话,皇帝全听到了?
她其实也清楚自己刚刚骂的话有多难听,皇帝定然是生气了,所以才不愿来见她。
便强压怒意,让自己缓了神色,“是本宫气急了,本宫失去了云王,便害怕陛下和太子被叶桢蛊惑,与本宫离了心。”
她开始诉苦,“陛下初登基时,那么艰难,我与陛下夫妻一体,相互扶持才走到今日。
你也清楚,这么多年本宫是舍不得陛下累着,许多事便与他一起分担。
可如今王御史父子却带头弹劾本宫椒房干政,牝鸡司晨,本宫心里如何不难受?
王家与叶桢亲厚,听闻王家婆媳这次还跟着大魏走了,他们都是叶桢的人,这件事分明就是叶桢指使。
本宫自诩先前对她不错,可她还没嫁进来就要打压本宫,离间本宫与陛下的关系,本宫如何不气?”
陈伴君垂眸。
弹劾皇后干政的折子,的确是王御史父子和大理寺卿带头写的。
他们都是太子的人,定得了太子授意才会如此,陛下不愿皇后知晓,事态闹得更僵,便瞒下了此事。
可陛下瞒着的事,皇后这么快就知晓了。
可见王御史他们没说错,皇后的确阴阳倒置,插手的太多了。
见他不言语,皇后又诉了几句苦,最后说道,“那平娘子对朝廷怨言颇深,你养她的孩子未必养得熟,不若本宫替你寻个家世清白的。”
“谢娘娘好意,只老奴不争气,瞧那孩子实在合眼缘。”
心下冷哼。
他想找人继承香火,又不是什么秘密,皇后若有心,怎等到今日。
皇后见他拒绝,也不再多言,她放下身段拉拢一个奴才,对方不识趣,她没上赶着的道理。
至于刚刚那些诉苦的话,她也不指望陈伴君应和。
本也不是说给陈伴君听的,而是借陈伴君的嘴传给皇帝听的。
陈伴君的确没隐瞒,一字不落说了。
但传话是门技术活,语气、停顿,一重一轻代表的便是全然不同的意思。
陈伴君显然是个中高手。
因而,皇帝听到的不是皇后的诉苦,而是皇后对皇帝的埋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