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又想起一件事:“也不知道监正对戴卿和郑卿说了什么,竟然让她们转变了想法,彻底放弃蜀国,要全力为秦国效忠了。”
  像出身楚国的昌平君,哪怕也在为秦国效力,却始终心念楚国。若是秦楚之间有战争,嬴政是不放心让昌平君参与的。
  没见到戴渠之前,戴璇、郑措二人明显也是如此,可三人密谈之后,嬴政立刻就察觉到两人的态度变了。
  原本他只是试一试,不想戴渠真的改变了她们的想法。
  “老师,政记得您也和戴渠密谈过,能猜到他们三个说了什么吗?”
  扶荔点了点头,说:“能猜到,但不能告诉你。”
  嬴政笑容一滞:“……好吧,政不问就是了。”说得委屈巴巴。
  扶荔好笑地看了他一眼,干脆转移的话题:“那两个蜀国勇士,很可能有点问题,你莫要将二人安排做禁卫,最好别给他们接触你的机会。”
  见她说得严肃,嬴政心中一凛:“老师放心,政会注意的。”
  第209章
  夫妻二人离开了王宫,就又赶到了新建的长安城。今日是武举的最后一天,章邯考完之后,就能直接跟他们回咸阳。
  至于看榜,也不必他亲自去看,只要他能考中,虽然有人来献殷勤。
  戴璇已经提前和扶荔透露过了,这次秦国的科举要弄得声势浩大。因而,考试流程和科目虽然因地制宜,但考中之后的待遇,却准备照搬蜀中。
  官府已经准备好了人手,每个人都发了新衣裳,还有一条红绸子,并锣鼓等响器。
  等到放榜那日,这些人就换上新衣,系上鲜红的绸子,打扮得鲜艳夺目,吹吹打打地分批行动,找到考中之人的住所,给当事人报喜。
  动静弄得越大越好,得给考生们一种错觉:他们不是过了一门考试,而是立了开疆拓土之功!
  这种既出风头又出名的机会,没有人会不喜欢。今年没考中的,下次有机会一定
  会再考;今年没来的,听说了之后一定会找机会来。
  反正为了这次考试,大把的资源已经搭出去了,自然得利益最大化。
  吕不韦都忍不住表示:“佩服,佩服,不韦甘拜下风!”
  戴璇摆手道:“这本来也不是我的想法,更不是某个人的想法,而是蜀国施行科举之间逐渐演化出来的。咱们不过是占了晚行的便宜,拿来就用而已。”
  吕不韦心中疑惑:为何我当年考试时,考中的那些没这种待遇呢?
  这种黑历史,他当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换了个问法:“听说蜀中考试一共分三级,分别是: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每次考中之后,都有这种待遇吗?”
  “那当然不是了。”戴璇笑道,“国家的资源要合理利用,不能滥用。若只考中秀才,官府只是每个月都发补贴;考中举人的,民间会有脑子活泛的人,自发到考生家里去报喜,赚些喜钱;
  唯有考中了进士,才有官府组织人手去报喜,当然民间会有人掺和。遇到了这种大喜事,但凡是来报喜的,高中的人都乐意发点钱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吕不韦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明白了,也扎心了,原来是我考的级别不够!
  戴璇并不知道吕不韦脆弱的小心脏被自己插了一刀,还皱了皱眉,有几分嫌弃,但更多的是感慨:“这次科举,还是太简陋了!不过,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这个头,往后规则怎么修改,还不是朝廷说了算?”
  吕不韦:“……正是如此。”
  此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去之后就给自己已到学龄的三个孩子请严师,鞭策他们读书。去年出生那两个还太小了,就先放他们一马,等过了五岁再启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