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3)
他们还明白另一个道理:不管科举制度如何变革,“以才取士”的核心是不会变的。甚至于只要持续教导好家中子弟,哪怕某一代没落了,日后也能靠着科举制度翻身。
因而,看不出来的不以为意,能看出来的都沉默不语,科举制的初推行出乎意料的容易,倒是让摩拳擦掌的吕不韦怅然若失。
——不是,我刀都磨好了,已经做好了血战到底的准备,你们就直接投降了?
戴璇笑问:“这还不好?”
“也不是不好。”吕不韦只觉得浑身难受,“就是蓄力一拳,以为打的是铁板,结果却是柳絮……”
后面的,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却听戴璇调侃道:“所以闪到了右相的老腰?”
吕不韦:“…………”
——虽说话糙理不糙,但你这话也太糙了!
戴璇哈哈笑道:“右相也莫要失落,真正的难点本也不在这里,而是后续的教育下沉。”
吕不韦想到了遍布蜀国的各级学署,再想到中原诸子百家发展了三四百年,却没有任何一家能在蜀国立足,瞬间就预见到了日后的血雨腥风。
戴璇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励道:“变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吕不韦并没有被可以想见的困难吓到,反而越发斗志昂扬。他用力点了点头,正色道:“多谢左相提点,不韦定会总结得失,砥砺前行!”
戴璇笑道:“不要那么严肃嘛,来,咱们再商量商量,教育下沉时,怎么稳住诸子百家。”
两人凑在一起商量了半天,还真商量出一个好法子来。
——修书。
自战国以来,百家争鸣,世间但凡有学问的,但凡对世情有些感悟的,哪个不想著书立说,扬名后世?
等推行教育时,秦国必然一统天下。一个国家不可能用两套或以上的制度,不管秦是只取一家还是兼杂百家,总会有很多人的政治主张要被舍弃掉。
被舍弃掉的那些,并不意味着就是糟粕,只是并不适合这个时代而已。
但不适合这个时代,不代表不适合以后呀。
大秦完全可以给他们画饼,由官方出资,把他们所有的学说都搜集编纂出来,流传后世。
那些小学派就不说了,但凡大些的学派,比如儒家,再比如墨家,内部已经出现了很多分支。光是他们内部扯皮,就能消耗掉许多时间。
如果各家的学说修得比意料中的快,那也无所谓,让他们继续修,修史。从三皇五帝到大秦统一,足够他们修很多年了。
修完了国史,还有诸子百家的发展史,不信他们不吵起来。只要有争吵,就必然有各种辩证,又能拖延许多时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抛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诱惑,把他们的手脚都绑住,让他们无暇顾及朝堂上的政策推行。
计策敲定之后,
吕不韦不由感慨:“想不到,不韦的修书之念,竟会以这种方式达成。”
再想想当初修书扬名的念头,他就觉得挺可笑的。
果然,人甚至不能共情曾经的自己,哪怕这个曾经就在不久前。
戴璇笑道:“便是修出天下奇书又有什么意思?右相可以想象:把诸子百家都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要被详细记录在史书上,这种感觉,不比带人修一部书更爽?”
吕不韦:“……想想是挺爽的,还是你们蜀国人会玩呀!” ↑返回顶部↑
因而,看不出来的不以为意,能看出来的都沉默不语,科举制的初推行出乎意料的容易,倒是让摩拳擦掌的吕不韦怅然若失。
——不是,我刀都磨好了,已经做好了血战到底的准备,你们就直接投降了?
戴璇笑问:“这还不好?”
“也不是不好。”吕不韦只觉得浑身难受,“就是蓄力一拳,以为打的是铁板,结果却是柳絮……”
后面的,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却听戴璇调侃道:“所以闪到了右相的老腰?”
吕不韦:“…………”
——虽说话糙理不糙,但你这话也太糙了!
戴璇哈哈笑道:“右相也莫要失落,真正的难点本也不在这里,而是后续的教育下沉。”
吕不韦想到了遍布蜀国的各级学署,再想到中原诸子百家发展了三四百年,却没有任何一家能在蜀国立足,瞬间就预见到了日后的血雨腥风。
戴璇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励道:“变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吕不韦并没有被可以想见的困难吓到,反而越发斗志昂扬。他用力点了点头,正色道:“多谢左相提点,不韦定会总结得失,砥砺前行!”
戴璇笑道:“不要那么严肃嘛,来,咱们再商量商量,教育下沉时,怎么稳住诸子百家。”
两人凑在一起商量了半天,还真商量出一个好法子来。
——修书。
自战国以来,百家争鸣,世间但凡有学问的,但凡对世情有些感悟的,哪个不想著书立说,扬名后世?
等推行教育时,秦国必然一统天下。一个国家不可能用两套或以上的制度,不管秦是只取一家还是兼杂百家,总会有很多人的政治主张要被舍弃掉。
被舍弃掉的那些,并不意味着就是糟粕,只是并不适合这个时代而已。
但不适合这个时代,不代表不适合以后呀。
大秦完全可以给他们画饼,由官方出资,把他们所有的学说都搜集编纂出来,流传后世。
那些小学派就不说了,但凡大些的学派,比如儒家,再比如墨家,内部已经出现了很多分支。光是他们内部扯皮,就能消耗掉许多时间。
如果各家的学说修得比意料中的快,那也无所谓,让他们继续修,修史。从三皇五帝到大秦统一,足够他们修很多年了。
修完了国史,还有诸子百家的发展史,不信他们不吵起来。只要有争吵,就必然有各种辩证,又能拖延许多时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抛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诱惑,把他们的手脚都绑住,让他们无暇顾及朝堂上的政策推行。
计策敲定之后,
吕不韦不由感慨:“想不到,不韦的修书之念,竟会以这种方式达成。”
再想想当初修书扬名的念头,他就觉得挺可笑的。
果然,人甚至不能共情曾经的自己,哪怕这个曾经就在不久前。
戴璇笑道:“便是修出天下奇书又有什么意思?右相可以想象:把诸子百家都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要被详细记录在史书上,这种感觉,不比带人修一部书更爽?”
吕不韦:“……想想是挺爽的,还是你们蜀国人会玩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