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3)
第一盘开始后,两位选手迅速进入状态,有了之前大师赛的交手经验,她们懒得互相客套,一路行云流水般你来我往,谁也拿不下对方发球局,只能一局局相持。
如果对面是25岁的艾拉,陈泽清没有胜算。但此时艾拉年近30岁,身体已不在最佳状态,再加之车祸受过伤,她的灵活性也受限。
陈泽清能理解她,去年在大师赛和武网她一直沉浸在类似状态中,每次打球都是当作最后一场。想必艾拉也是,她已获得过超然的成就,一直不肯退役只因为热爱。
对线相持中,陈泽清能感觉到艾拉正手突击的精准和气势,她也回敬同等的攻击以示尊重。
艾拉明显也研究过她,知道陈泽清反手弱势因此一直变线逼她换手,频频切换导致陈泽清无力招架,送上几个非受迫性失误,比分逐渐拉开。
直至第一盘结束,虽然陈泽清已发挥了她的最好实力,但仍5:7落败于艾拉。
温子渝坐在看台上,表情凝重。她身边的周洛文说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中文:“子渝,你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和你非要见面吗?”
温子渝怀抱双臂,勉强笑到:“语序不对,应该是‘当时为什么我非要和你见面’。”
“我知道。”温子渝看着周洛文说,“我和陈泽清19岁转职业训练,三年内打到世界前200。22岁对别的球员来说已是顶峰,对我们来说才刚开始。疫情期间国内没有赛事,国际上的比赛参差不齐,马克和Eman为她做了很多,她压力很大。”
“陈泽清有心结。”温子渝说完又摇摇头,“大概也不算心结。”
“我们约好还能打球就不退役,人不管站上多高的山顶总会跌下去。如果我陪她走上巅峰,即使跌下来也没什么。只不过...我先退出了,她一直耿耿于怀。”
温子渝眼光垂落,轻吁了口气:“就算我不在,她也能做得很好。但是我等不及,我想她也等不及,别人都等得及,就我们不行。你...明白吗?”
周洛文稍稍歪头,她有双湿漉漉的眼睛:“虽然我不是运动员,但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无法像你一样感同身受,有些时候我的安慰也没用。我觉得她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开导,她只是需要陪伴。”
温子渝淡淡地笑,指尖抹过眼角:“她跟我不一样,我打球时不需要‘陪伴’,我更喜欢独自上场。”
“为什么?”周洛文追问。
“很难说,”温子渝转向周洛文,“我知道你们是同一类人,喜欢陪伴。我的心理医生说我是内向回避型人格,陪伴有时会让我没有安全感。”
“也许是你太独立。”周洛文解释到,“你的成长中,大部分时间依靠自发成长,家人和朋友很难给你这种力量。不过这只是一种现象,没有好坏之分。”
温子渝看向场下的陈泽清:“我明白,我不纠结,她需要陪伴我就陪伴。”
周洛文顿时怔住,她觉得温子渝根本不像有什么抑郁症和焦虑症,反而具备某些超然的认知,她忍不住又问:“我想问你的心理医生是谁?哦别介意,我认为她可能需要给你重新评估,你一点也不像抑郁症患者。”
“她说你很不专业。”温子渝收回视线,想到赵岚抱头吐槽周洛文的话不禁偷笑,“你明明是心理医生,竟然说出‘一点也不像抑郁症患者’这种话,抑郁症本来很多时候也看不出来。”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子渝,我觉得你已经在自愈了。”
“你说了不算,”温子渝又晃晃手机,“我每天都要跟赵医生报备。”
周洛文若有所思,开始对“赵医生”产生强烈的好奇。
突然赛场上一阵欢呼!两人同时望向赛场,计分牌停在6:4。第二盘陈泽清艰难赢下,温子渝看见她眼光一闪。
盘间休息,陈泽清裹着厚厚的毛巾落在遮阳伞的阴影里。她背对着温子渝,那人看不见她的脸只好默默描刻着她的背影。
陈泽清的长发扎成一团,毛燥燥的触感摩挲着温子渝的心。她想到那晚两人互诉之后的种种,禁不住心内一动,脸红着低下头。
第二盘中,艾拉叫过一次医疗暂停,队医入内场给她在肩膀处冰敷了几分钟,又在右腿髋关节处加厚了弹力绷带。
陈泽清对她充满了欣赏,在如此身体状态之下还能维持稳定的接发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敢想象她在巅峰时期有多强大。
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于变化之美,极限之美。突然的伤病和爆发都会带来赛场上的诸多变数,有人一战成名就有人马失前蹄,而被逼入绝境之处的反转又给球员增加了很多神秘感和宿命感。
陈泽清这两年总隐隐感知到一种无形的压迫。 ↑返回顶部↑
如果对面是25岁的艾拉,陈泽清没有胜算。但此时艾拉年近30岁,身体已不在最佳状态,再加之车祸受过伤,她的灵活性也受限。
陈泽清能理解她,去年在大师赛和武网她一直沉浸在类似状态中,每次打球都是当作最后一场。想必艾拉也是,她已获得过超然的成就,一直不肯退役只因为热爱。
对线相持中,陈泽清能感觉到艾拉正手突击的精准和气势,她也回敬同等的攻击以示尊重。
艾拉明显也研究过她,知道陈泽清反手弱势因此一直变线逼她换手,频频切换导致陈泽清无力招架,送上几个非受迫性失误,比分逐渐拉开。
直至第一盘结束,虽然陈泽清已发挥了她的最好实力,但仍5:7落败于艾拉。
温子渝坐在看台上,表情凝重。她身边的周洛文说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中文:“子渝,你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和你非要见面吗?”
温子渝怀抱双臂,勉强笑到:“语序不对,应该是‘当时为什么我非要和你见面’。”
“我知道。”温子渝看着周洛文说,“我和陈泽清19岁转职业训练,三年内打到世界前200。22岁对别的球员来说已是顶峰,对我们来说才刚开始。疫情期间国内没有赛事,国际上的比赛参差不齐,马克和Eman为她做了很多,她压力很大。”
“陈泽清有心结。”温子渝说完又摇摇头,“大概也不算心结。”
“我们约好还能打球就不退役,人不管站上多高的山顶总会跌下去。如果我陪她走上巅峰,即使跌下来也没什么。只不过...我先退出了,她一直耿耿于怀。”
温子渝眼光垂落,轻吁了口气:“就算我不在,她也能做得很好。但是我等不及,我想她也等不及,别人都等得及,就我们不行。你...明白吗?”
周洛文稍稍歪头,她有双湿漉漉的眼睛:“虽然我不是运动员,但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无法像你一样感同身受,有些时候我的安慰也没用。我觉得她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开导,她只是需要陪伴。”
温子渝淡淡地笑,指尖抹过眼角:“她跟我不一样,我打球时不需要‘陪伴’,我更喜欢独自上场。”
“为什么?”周洛文追问。
“很难说,”温子渝转向周洛文,“我知道你们是同一类人,喜欢陪伴。我的心理医生说我是内向回避型人格,陪伴有时会让我没有安全感。”
“也许是你太独立。”周洛文解释到,“你的成长中,大部分时间依靠自发成长,家人和朋友很难给你这种力量。不过这只是一种现象,没有好坏之分。”
温子渝看向场下的陈泽清:“我明白,我不纠结,她需要陪伴我就陪伴。”
周洛文顿时怔住,她觉得温子渝根本不像有什么抑郁症和焦虑症,反而具备某些超然的认知,她忍不住又问:“我想问你的心理医生是谁?哦别介意,我认为她可能需要给你重新评估,你一点也不像抑郁症患者。”
“她说你很不专业。”温子渝收回视线,想到赵岚抱头吐槽周洛文的话不禁偷笑,“你明明是心理医生,竟然说出‘一点也不像抑郁症患者’这种话,抑郁症本来很多时候也看不出来。”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子渝,我觉得你已经在自愈了。”
“你说了不算,”温子渝又晃晃手机,“我每天都要跟赵医生报备。”
周洛文若有所思,开始对“赵医生”产生强烈的好奇。
突然赛场上一阵欢呼!两人同时望向赛场,计分牌停在6:4。第二盘陈泽清艰难赢下,温子渝看见她眼光一闪。
盘间休息,陈泽清裹着厚厚的毛巾落在遮阳伞的阴影里。她背对着温子渝,那人看不见她的脸只好默默描刻着她的背影。
陈泽清的长发扎成一团,毛燥燥的触感摩挲着温子渝的心。她想到那晚两人互诉之后的种种,禁不住心内一动,脸红着低下头。
第二盘中,艾拉叫过一次医疗暂停,队医入内场给她在肩膀处冰敷了几分钟,又在右腿髋关节处加厚了弹力绷带。
陈泽清对她充满了欣赏,在如此身体状态之下还能维持稳定的接发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敢想象她在巅峰时期有多强大。
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于变化之美,极限之美。突然的伤病和爆发都会带来赛场上的诸多变数,有人一战成名就有人马失前蹄,而被逼入绝境之处的反转又给球员增加了很多神秘感和宿命感。
陈泽清这两年总隐隐感知到一种无形的压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