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国外的两年里,她和Anton已建立起深厚情谊。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反而成为情感的催化剂,他们很多思考方式如出一辙,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Anton自退役后在IMG担任青少年教练,直至Allen找到他执教温子渝,他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另有用武之地。那条他走过的路,也许温子渝可以走得更远。他对她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爱。
  进入第二盘。有了刚才的教训,温子渝不再被尤利娅的节奏带偏,而是尝试化解她的急攻,尽可能在底线相持时寻找突破口。一来二去,尤利娅被她缠得十分难受。
  节奏被拖慢,尤利娅的底线弱势暴露无遗,频频出现非受迫性失误丢分,情绪上头后她不停地朝看台上的团队高喊发泄。
  从这点上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尤为突出。西方人更喜欢即时享受和发泄,而东方人更擅长隐藏情绪、不动声色,一些西方选手经常会出现情绪失控的名场面,与此相比东欧或东亚地区的选手则更加忍耐和内敛。
  Anton也很内敛。他是白俄罗斯人,由于祖国政治氛围保守,社会氛围也较为安静和克制,人们普遍注重分寸感、不喜欢表露情绪。他很理解温子渝。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缠斗,温子渝保住第二盘,大比分6:3获胜。
  尤利娅被激怒了。她在中场休息时把毛巾裹在头上,忍不住狠狠地捶着头。
  她同样来自白俄罗斯,但她和那些克制冷静的民族同胞习性不一样。她从不内敛,她很张扬,不论日常活动还是赛场上战斗,她都充满一种蓬勃的攻击力。很多人非常喜欢她,认为她打球时充分展现出一种女性暴力美学。
  温子渝同样欣赏她。对她来说,受限于身体条件无法像尤利娅这类球员一样在场上进行暴力厮杀,是一种遗憾。她必须寻求更加稳妥和聪明的方式来化解攻击,靠精准击球和谨慎的防御、快速分析与变化去击破对手,这是另一种技术美学。
  暴力美学和技术美学,终有一战。
  第三盘无疑是生死之局。仅32强就让人战成这样,大满贯赛事的魅力就在于此。温子渝18岁时从没想过能在大满贯赛场与顶尖选手对决,而此刻22岁的她梦想已几近实现。
  她不想输,她要赢。
  尤利娅蓄势待发,换边时擦身而过对她礼貌一笑。温子渝趁机回望看台上的Anton,稳住心神。
  本盘尤利娅先发球,依然具有先发优势。无妨,现在盘比分1:1,不到最后一切皆有可能。
  第三盘开始后,尤利娅的教练似乎察觉到温子渝体力下降明显,立刻给尤利娅输出建议,她选择了放弃底线强攻,转而频频上网截击。这一战术正好克制温子渝的弱点。
  温子渝已隐隐觉得膝盖不适。刚才尤利娅上网截击,自己为了接起小球滑至网前时明显感觉到膝盖出现轻微异响。她本想坚持比赛,奈何越来越疼。
  Anton最先注意到她的异常。网前灵活性她一直不差,刚才明显的几下卡顿和扶膝动作已暴露出来问题。Anton能看到她,对手自然也可以看到,他突然给她做手势。
  “叫医疗暂停。”
  温子渝点点头,向裁判示意。
  “可以打针吗?”她不停用毛巾揩汗,语气不妙。
  Anton眉毛紧蹙,忧心忡忡:“疼到这个程度?”
  “给我打吧,我想打完比赛。”
  他知道她很能忍耐,非到必要时不会有这种请求,他又说:“封闭针会伤害软骨,我不建议。如果你是为了赢这场比赛,我更不建议。”
  “人生不是必须有哪一场比赛非要赢的,子渝,你首先要保护自己。”
  “我要比赛。Anton,给我打。赛后我去检查,我都听安迪的。”安迪是温子渝的队医,她也在一边猛点头。
  温子渝原有别的秘密,跟陈泽清一起进32强。不过此时进与不进似乎不太重要,能不能完成比赛更加重要。
  Anton快速思考后点头同意。他作为退役运动员更能理解温子渝的选择,太多人一身伤病仍不愿意离场。
  热爱可抵疼痛。
  打完封闭针之后会有十几分钟的起效时间。在这安静的十几分钟时间里无现场观众打扰,尤利娅一直在原地持续做着热身运动,保持肌肉热度和身体状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