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3)
全程没有领导讲话,曹老师一个人主持大局,不仅给大家准备了瓜果茶点,上来还直奔主题,先给大家发了锦旗和奖状。
啊?锦旗?
看着红底黄边的锦旗,一众年轻人面面相觑,夏叔倒是接受程度良好,率先走上台去,接过了那面旗帜。
“别不好意思啊,都上来,好事儿啊。你看这四个字‘潜水英雄’,啧啧,多靓啊!”
林潜兮:……
不了吧,又要合影?
大家你推我、我推你,好不容易上了台站在一块,摄影师说了句“三二一笑一下”,还待说“再来一张”,众人已然一哄而散。
夏叔没好气地数落他们:“瞧瞧你们那样,出息。”
他一边卷锦旗一边走回自己的座位,座谈会上其他认识的、不认识的工作人一齐向他鼓掌,每个人脸上都热情洋溢。夏叔挠挠头,这个时候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哈哈一笑。
“别光给我鼓掌,主要还是要表扬林潜兮同志。”夏叔带头看向林潜兮,非常有信念感地鼓起了掌,“掌声送给他!”
林潜兮:“……”
正在林潜兮手足无措之际,曹老师及时出现,替他解了围。
“我们先看看昨天发现的这枚徽章吧。”
曹老师打开了投影,幕布上赫然出现了昨日林潜兮交给他的那枚徽章。锈迹斑斑的徽章已经很难辨别出形制,连上面的字迹、色彩都看不太清楚,只有中间的星星和一把锄头隐约可见。
曹老师托了下眼睛,点点头冲边上的一位老人说道:“洪教授,您看要不您来介绍一下吧。”
被称为洪教授的老人应了一声,伸手指向幕布上的徽章,停顿片刻,直插主题:“其实,这并不是一支正规军的徽章。”
他缓缓说道:“正规的军队有自己的番号,通常的形制是这样的——”
幕布上的页面切换了一页,放出来的图片是几个耳熟能详的部队,从形状和图案布局来看,的确和林潜兮在洞穴内找到的那个不太一样。
“那这个是……”
“这是一支民兵队伍。”洪教授一托眼镜,眼圈瞬间红了,“日军全面侵华时期,在各地展开毫无人性的屠杀,本地的农民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便团结起来,组成了一支队伍。”
“他们没有先进的枪械和炮弹,人数也不占优势,但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扛着锄头和镰刀,也要与敌人决一死战。”
“他们没有胜利,被鬼子们俘虏,最终还丢到了井里。但他们也没有失败,他们拖延了鬼子侵华的脚步,为后续正规军的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历史没有用大幅度的篇章书写他们,可他们存在过,在当地的县志、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当中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而现在,他们自制的番号、徽章终于得见天日。”
“感谢你们,潜水英雄。”
第115章
X市挖出一个抗战时期民间军的徽章,这个消息一夜之间传入千家万户。拜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几乎所有打开手机的网民都看到了这则新闻,并且在短短几天内,将消息迭代升级发酵。
等到林潜兮回了S市,躺在床上吹空调、吃西瓜享受暑期余温的时候,这则消息已经变成某某潜水员在海底某处的沉船中,与“粽子”大战三百回合,最终发现了一枚奇特的番号徽章。
营销号还说,发现徽章的同时揭示了当年鲜为人知的一场战斗,某地民兵队伍与日军艰苦作战十几天,歼灭敌军多少人。
林潜兮一开始还没意识到这则新闻与他有什么关系,再一看,底下评论说,哦哦我知道这个,参与打捞的潜水员是Lin,国内一流的潜水员,顺手还圈了林潜兮的社媒账号。 ↑返回顶部↑
啊?锦旗?
看着红底黄边的锦旗,一众年轻人面面相觑,夏叔倒是接受程度良好,率先走上台去,接过了那面旗帜。
“别不好意思啊,都上来,好事儿啊。你看这四个字‘潜水英雄’,啧啧,多靓啊!”
林潜兮:……
不了吧,又要合影?
大家你推我、我推你,好不容易上了台站在一块,摄影师说了句“三二一笑一下”,还待说“再来一张”,众人已然一哄而散。
夏叔没好气地数落他们:“瞧瞧你们那样,出息。”
他一边卷锦旗一边走回自己的座位,座谈会上其他认识的、不认识的工作人一齐向他鼓掌,每个人脸上都热情洋溢。夏叔挠挠头,这个时候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哈哈一笑。
“别光给我鼓掌,主要还是要表扬林潜兮同志。”夏叔带头看向林潜兮,非常有信念感地鼓起了掌,“掌声送给他!”
林潜兮:“……”
正在林潜兮手足无措之际,曹老师及时出现,替他解了围。
“我们先看看昨天发现的这枚徽章吧。”
曹老师打开了投影,幕布上赫然出现了昨日林潜兮交给他的那枚徽章。锈迹斑斑的徽章已经很难辨别出形制,连上面的字迹、色彩都看不太清楚,只有中间的星星和一把锄头隐约可见。
曹老师托了下眼睛,点点头冲边上的一位老人说道:“洪教授,您看要不您来介绍一下吧。”
被称为洪教授的老人应了一声,伸手指向幕布上的徽章,停顿片刻,直插主题:“其实,这并不是一支正规军的徽章。”
他缓缓说道:“正规的军队有自己的番号,通常的形制是这样的——”
幕布上的页面切换了一页,放出来的图片是几个耳熟能详的部队,从形状和图案布局来看,的确和林潜兮在洞穴内找到的那个不太一样。
“那这个是……”
“这是一支民兵队伍。”洪教授一托眼镜,眼圈瞬间红了,“日军全面侵华时期,在各地展开毫无人性的屠杀,本地的农民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便团结起来,组成了一支队伍。”
“他们没有先进的枪械和炮弹,人数也不占优势,但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扛着锄头和镰刀,也要与敌人决一死战。”
“他们没有胜利,被鬼子们俘虏,最终还丢到了井里。但他们也没有失败,他们拖延了鬼子侵华的脚步,为后续正规军的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历史没有用大幅度的篇章书写他们,可他们存在过,在当地的县志、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当中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而现在,他们自制的番号、徽章终于得见天日。”
“感谢你们,潜水英雄。”
第115章
X市挖出一个抗战时期民间军的徽章,这个消息一夜之间传入千家万户。拜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几乎所有打开手机的网民都看到了这则新闻,并且在短短几天内,将消息迭代升级发酵。
等到林潜兮回了S市,躺在床上吹空调、吃西瓜享受暑期余温的时候,这则消息已经变成某某潜水员在海底某处的沉船中,与“粽子”大战三百回合,最终发现了一枚奇特的番号徽章。
营销号还说,发现徽章的同时揭示了当年鲜为人知的一场战斗,某地民兵队伍与日军艰苦作战十几天,歼灭敌军多少人。
林潜兮一开始还没意识到这则新闻与他有什么关系,再一看,底下评论说,哦哦我知道这个,参与打捞的潜水员是Lin,国内一流的潜水员,顺手还圈了林潜兮的社媒账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