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人群中有个女生在鼓舞士气,她说着“不要害怕,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这样的话,但多数人没有理她,麻木地举着手机四处找信号。
十分钟后,水淹没到腰部。
车厢里的人开始自发地往前面几节车厢走,因为地势的关系,后面几节车厢的水位明显偏高,人们大半个身体泡在水里,不详的预感陡然而生。
当水位没过胸口的时候,终于有人联系上了有关部门,将十号线内的险情报了上去。
此时大家已经快要喘不上气来了,密闭的车厢内一半是水,这种人员密度下,连空气都快不够用了。
一个大妈打开微信,也不管信号如何,开始给家人发语音信息。
她说:囡囡,我的银行卡密码是******,卡放在卧室五斗橱第二个抽屉里,你……你要好好的啊,照顾好外婆外公。妈妈爱你。
信号问题显示语音发送失败,但现场气氛一下子变了。
所有试图给110、119、市长热线打电话求援的乘客都停下来动作,他们更沉默了。灾难和缺氧的状态让他们麻木,但他们有样学样,想尽一切办法给家人发消息、发微信、留言。
贺行蕴接到他妈短信的时候,距离那条短信发出来已经过去了十五分钟。
贺母的短信简短朴实,她说她被困在十号线内,水漫了进来,让儿子想想办法寻求支援。
或许太过紧张,这短短一句话打错了好几个字。
贺行蕴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Z市下了好几天暴雨,哪怕昨天晚上雨势渐收,依然有很多路段积水未褪。贺母今天要过江去陪诊自己动手术的母亲,不得已选了地铁出行,不料就遇到了这样的局面。
地铁、暴雨倒灌、救援……
贺行蕴一下子就想起刚才从电梯厅冲出来的大叔,他嘴里喊的是不是就是同一件事?
思及此处,向来进退有度的贺行蕴一下子站了起来,在助理和陪同人员惊讶的目光中冲向了电梯。
隔壁会议室的人刚才好像都下去了一楼大堂,他要去一楼看看情况。
一楼人满为患。
Z市地铁集团、应急救援中心、消防局、武警官兵、黄河救援队的人都挤在一起,乌泱泱的全是人,只能靠彼此的着装来区分部门。
潜水员们陆续取来设备,从风雨连廊奔了回来,聚集在一楼东南侧的角落里,准备听从夏叔的安排。
救援现场是最混乱的,官方的各个部门、民间的各个组织如果不能协调好、劲往一处使,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更有甚者反而会影响救援进度。是以有经验的救援人员都懂得“听指挥”的重要性,灾难面前不畏缩、也不能冒进。
一楼大堂的中央是一张大桌子,这栋写字楼的物业方十分配合工作,从物业办公室搬了一张桌子过来,供救援人员专用。
夏叔和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正围在这张桌子旁讨论救援方案。
Z市地铁集团的负责人将隧道地图铺在桌上,指着其中一段:“车子是从涧鸣川站驶往聆风屿站的,被困的位置应该是这里,距离聆风屿站大概九百米。乘务员组织过乘客从应急通道撤退,遇到洪水,不得已撤回车上,现在正在等待救援。”
消防局的负责人姓肖,他有些焦急,语速非常快:“车站外已经垒了防汛沙袋阻止雨水继续灌入。站台层下去看过了,情况还好,但隧道内情况不确定。十号线隧道不是水平的,内部随着地势高低起伏,其中有四处驼峰段,地势最高;中间最深处为洼地段,地势最低;受困车辆可能的位置应该是过渡段,或者处于洼地段到过渡段的中间。我担心最差情况——第一、是车辆已经有一截被完全淹没了,第二、在前往受困车辆的中途有洼地段,如果洼地段全淹的话,很难过去救援。”
武警这边的赵队长性子比他更急:“不是说有潜水员吗?”
夏叔赶紧接话:“没有气瓶,我们只带了潜水设备,刚联系市里海岛潜水馆的人往这里送气瓶,但这个雨,至少得半小时才能到……”
“其次,里面可是一百来号人……”
夏叔没有再说下去,但他话里的意思所有人都听出来了。 ↑返回顶部↑
十分钟后,水淹没到腰部。
车厢里的人开始自发地往前面几节车厢走,因为地势的关系,后面几节车厢的水位明显偏高,人们大半个身体泡在水里,不详的预感陡然而生。
当水位没过胸口的时候,终于有人联系上了有关部门,将十号线内的险情报了上去。
此时大家已经快要喘不上气来了,密闭的车厢内一半是水,这种人员密度下,连空气都快不够用了。
一个大妈打开微信,也不管信号如何,开始给家人发语音信息。
她说:囡囡,我的银行卡密码是******,卡放在卧室五斗橱第二个抽屉里,你……你要好好的啊,照顾好外婆外公。妈妈爱你。
信号问题显示语音发送失败,但现场气氛一下子变了。
所有试图给110、119、市长热线打电话求援的乘客都停下来动作,他们更沉默了。灾难和缺氧的状态让他们麻木,但他们有样学样,想尽一切办法给家人发消息、发微信、留言。
贺行蕴接到他妈短信的时候,距离那条短信发出来已经过去了十五分钟。
贺母的短信简短朴实,她说她被困在十号线内,水漫了进来,让儿子想想办法寻求支援。
或许太过紧张,这短短一句话打错了好几个字。
贺行蕴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Z市下了好几天暴雨,哪怕昨天晚上雨势渐收,依然有很多路段积水未褪。贺母今天要过江去陪诊自己动手术的母亲,不得已选了地铁出行,不料就遇到了这样的局面。
地铁、暴雨倒灌、救援……
贺行蕴一下子就想起刚才从电梯厅冲出来的大叔,他嘴里喊的是不是就是同一件事?
思及此处,向来进退有度的贺行蕴一下子站了起来,在助理和陪同人员惊讶的目光中冲向了电梯。
隔壁会议室的人刚才好像都下去了一楼大堂,他要去一楼看看情况。
一楼人满为患。
Z市地铁集团、应急救援中心、消防局、武警官兵、黄河救援队的人都挤在一起,乌泱泱的全是人,只能靠彼此的着装来区分部门。
潜水员们陆续取来设备,从风雨连廊奔了回来,聚集在一楼东南侧的角落里,准备听从夏叔的安排。
救援现场是最混乱的,官方的各个部门、民间的各个组织如果不能协调好、劲往一处使,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更有甚者反而会影响救援进度。是以有经验的救援人员都懂得“听指挥”的重要性,灾难面前不畏缩、也不能冒进。
一楼大堂的中央是一张大桌子,这栋写字楼的物业方十分配合工作,从物业办公室搬了一张桌子过来,供救援人员专用。
夏叔和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正围在这张桌子旁讨论救援方案。
Z市地铁集团的负责人将隧道地图铺在桌上,指着其中一段:“车子是从涧鸣川站驶往聆风屿站的,被困的位置应该是这里,距离聆风屿站大概九百米。乘务员组织过乘客从应急通道撤退,遇到洪水,不得已撤回车上,现在正在等待救援。”
消防局的负责人姓肖,他有些焦急,语速非常快:“车站外已经垒了防汛沙袋阻止雨水继续灌入。站台层下去看过了,情况还好,但隧道内情况不确定。十号线隧道不是水平的,内部随着地势高低起伏,其中有四处驼峰段,地势最高;中间最深处为洼地段,地势最低;受困车辆可能的位置应该是过渡段,或者处于洼地段到过渡段的中间。我担心最差情况——第一、是车辆已经有一截被完全淹没了,第二、在前往受困车辆的中途有洼地段,如果洼地段全淹的话,很难过去救援。”
武警这边的赵队长性子比他更急:“不是说有潜水员吗?”
夏叔赶紧接话:“没有气瓶,我们只带了潜水设备,刚联系市里海岛潜水馆的人往这里送气瓶,但这个雨,至少得半小时才能到……”
“其次,里面可是一百来号人……”
夏叔没有再说下去,但他话里的意思所有人都听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