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3)
贾临的话倒是提醒他,这周的确正在开办文博科普公益活动,只不过是讲解部派人过去,跟他没什么关系,只听了一两句没放心上。
此时看着那只做好矫形的青铜爵,忽然懂了中午见面时对方的欲言又止,那男孩大概以为下周的公益活动还能再见面。
青铜爵放了一中午,凹口处有些回弹。方与宣心里估量着,这是缺人指点,也缺实操经验,理论知识扎实,可惜上手少。
他惦记着这事情,下半场比赛比上午更忙碌,收赛后要随专家评委逐个验收,没来得及和庄康泽说上话。
周一上班,方与宣问负责的同事要来了策划案,公益活动的主题是从明至民的城市历史变迁,报名参加,地点在福利院内的活动室,名单的最后一个赫然就是庄康泽。
他确定了活动时间是周六上午十点,问了自己能否过去参与。
解说部把做好的PPT发给他,说可以加个环节让他讲讲修复,方与宣连发十几个拒绝,决定伪装成路人游客过去凑热闹。
他想得十分简单,周六起了个大早,还带了博物馆的文创过去,谁知直接被福利院拦在门口不让进,层层登记完,又被院里老师拦了。活动室在一楼内部,他亮明身份又联系了讲解部,这才得到机会过去去。
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一路过来没见到很多孩子,只经过一个贴着彩色画板的屋子时,看到两三个小朋友的背影,在和义工玩耍。
他没看清面孔,听到老师说:“唐氏儿,都是被遗弃的。”
往前走过一扇窗,方与宣又偏头看进去,一个孩子从板凳上站起来,手里捧着一朵花,看不清是真花还是假花,笨拙地插在义工的麻花辫上,花瓣压着发梢,孩子露出一个善良的笑脸。
方与宣喉咙有些发堵,他想到贾临轻飘飘的评价,补贴多,也不缺钱,这评价轻到有些残忍,那是一个幸运的旁观者的视角。
活动室的结构与其他房间差不多,只不过面积更大,开着几扇面对楼道的窗,里面能听到在播放视频的声音。
老师正要打开后门,方与宣便拦了一下:“我在外面看看,等下进去。不劳烦您了,您去忙吧。”
老师离开后,他留意看了看楼道上贴的照片,里面是这些年开办的公益活动合影,很新,没有老照片。
一路看一路走,到走廊尽头,转角是楼梯间,正准备离开,却听见里面传出交谈声。
那声音无比熟悉,方与宣顿时驻足。
是丛风。他没对丛风会出现在这里感到意外,此时的惊讶多是因为偶遇太巧。
那道低沉稳重的嗓音在空旷楼梯间里荡了一圈,落入耳中时又厚又沉。
“我跟我那边合作过的都打了招呼,其中一家NGO有意向,他们也有残障人员心理辅导经验,我把资料发过去,你一会儿回来了告诉我,细节当面说。”
没听见回答的声音,应该在打电话。方与宣没再听下去,溜达回活动室后门,找来个低矮的小板凳,隔窗听着屋里讲解员讲故事。
十几分钟后,楼梯间方向传出脚步声,丛风耳边听着电话走出来。
看清走廊上的人,他猛然停住,鞋面摩擦发出刺啦一声响。
方与宣也没躲,大大方方朝他招手,随后拍拍自己身边另一张小板凳。
丛风举着手机,盯方与宣看了好半天,又转身回楼梯间把电话打完,半分钟后重新登场。
这回他的脸上没有凝滞的震惊,格外坦然地坐到小板凳上。
两人便也不说话,沉默聆听活动室里的讲解。
里面总共只有十几个人,大多是年长些的孩子,庄康泽坐在最后面,是其中年龄最大的。
方与宣一只胳膊支在窗沿上,忽然听丛风说:“你为他过来的?”
不等他回答,下一个问题又劈头盖脸地砸下来:“还不进去凉快凉快,就在外面坐着?” ↑返回顶部↑
此时看着那只做好矫形的青铜爵,忽然懂了中午见面时对方的欲言又止,那男孩大概以为下周的公益活动还能再见面。
青铜爵放了一中午,凹口处有些回弹。方与宣心里估量着,这是缺人指点,也缺实操经验,理论知识扎实,可惜上手少。
他惦记着这事情,下半场比赛比上午更忙碌,收赛后要随专家评委逐个验收,没来得及和庄康泽说上话。
周一上班,方与宣问负责的同事要来了策划案,公益活动的主题是从明至民的城市历史变迁,报名参加,地点在福利院内的活动室,名单的最后一个赫然就是庄康泽。
他确定了活动时间是周六上午十点,问了自己能否过去参与。
解说部把做好的PPT发给他,说可以加个环节让他讲讲修复,方与宣连发十几个拒绝,决定伪装成路人游客过去凑热闹。
他想得十分简单,周六起了个大早,还带了博物馆的文创过去,谁知直接被福利院拦在门口不让进,层层登记完,又被院里老师拦了。活动室在一楼内部,他亮明身份又联系了讲解部,这才得到机会过去去。
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一路过来没见到很多孩子,只经过一个贴着彩色画板的屋子时,看到两三个小朋友的背影,在和义工玩耍。
他没看清面孔,听到老师说:“唐氏儿,都是被遗弃的。”
往前走过一扇窗,方与宣又偏头看进去,一个孩子从板凳上站起来,手里捧着一朵花,看不清是真花还是假花,笨拙地插在义工的麻花辫上,花瓣压着发梢,孩子露出一个善良的笑脸。
方与宣喉咙有些发堵,他想到贾临轻飘飘的评价,补贴多,也不缺钱,这评价轻到有些残忍,那是一个幸运的旁观者的视角。
活动室的结构与其他房间差不多,只不过面积更大,开着几扇面对楼道的窗,里面能听到在播放视频的声音。
老师正要打开后门,方与宣便拦了一下:“我在外面看看,等下进去。不劳烦您了,您去忙吧。”
老师离开后,他留意看了看楼道上贴的照片,里面是这些年开办的公益活动合影,很新,没有老照片。
一路看一路走,到走廊尽头,转角是楼梯间,正准备离开,却听见里面传出交谈声。
那声音无比熟悉,方与宣顿时驻足。
是丛风。他没对丛风会出现在这里感到意外,此时的惊讶多是因为偶遇太巧。
那道低沉稳重的嗓音在空旷楼梯间里荡了一圈,落入耳中时又厚又沉。
“我跟我那边合作过的都打了招呼,其中一家NGO有意向,他们也有残障人员心理辅导经验,我把资料发过去,你一会儿回来了告诉我,细节当面说。”
没听见回答的声音,应该在打电话。方与宣没再听下去,溜达回活动室后门,找来个低矮的小板凳,隔窗听着屋里讲解员讲故事。
十几分钟后,楼梯间方向传出脚步声,丛风耳边听着电话走出来。
看清走廊上的人,他猛然停住,鞋面摩擦发出刺啦一声响。
方与宣也没躲,大大方方朝他招手,随后拍拍自己身边另一张小板凳。
丛风举着手机,盯方与宣看了好半天,又转身回楼梯间把电话打完,半分钟后重新登场。
这回他的脸上没有凝滞的震惊,格外坦然地坐到小板凳上。
两人便也不说话,沉默聆听活动室里的讲解。
里面总共只有十几个人,大多是年长些的孩子,庄康泽坐在最后面,是其中年龄最大的。
方与宣一只胳膊支在窗沿上,忽然听丛风说:“你为他过来的?”
不等他回答,下一个问题又劈头盖脸地砸下来:“还不进去凉快凉快,就在外面坐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