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回不一样,昨天和丛迪聊天时,二人针对郑宇的古董事业聊了不少,丛迪提到丛风以前在沈阳道呆过很久一段时间,算算日子,倒是唤醒了方与宣一些久远的回忆。
  他纠正道:“不是一码事,我问咱俩小时候认识吗?”
  他说完就意识到自己聊爆了,好在丛风压根没在意这句“不是一码事”,只是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儿:“你问我小学在哪里念的?”
  方与宣按了按突突直跳的额角:“昨天你弟说你和郑宇在老堆哥的店里呆过挺久,算算日子咱们应该见过。”
  “那谁记得住。”丛风听完,又继续吃他的饭,“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我刚想我小学名字都想了半天。”
  “一点都不记得了?”
  丛风闻言,当即停下筷子,掀起眼皮看着他,谨慎地思考起来。
  初中以后的时间段,那时候他不常去老堆哥的店,只偶尔去捉拿郑宇回家,印象里并没有在那边结识什么朋友或对头。但初中对他来说也是十分遥远的一段记忆,只能回想起寥寥几个画面,旧时光是泛黄的,天空、行人、声音都带着一层模糊的暗黄色滤镜。
  他咬了咬后槽牙:“给点提示。”
  方与宣靠进沙发里,慢条斯理地盘算着:“十五岁那年……你当时应该十三,念初一?”
  他这样一说,丛风还真想起来了些什么,旧画面中有几帧变得清晰,浮云开始飘动,行人与车辆重启运动,声音喧嚣起来,某一日的下午,他站在老堆哥的店铺前面,听他讲《俗世奇人》的孟大鼻子。
  郑宇捧着一根老冰棍嗦,听得津津有味,丛风觉得太阳晒,便寻到角落的阴影里,那个角度能瞧见对面小店门口一个小孩在竖耳朵听。
  这道场景一闪而过,丛风甚至想不起他们往后有什么交集,十三岁,快二十年了,他连二十天前做了什么都记不住。
  “非要说的话有点印象吧,咱们铺面离得近,但我不太爱说话,平时都在棚子左边下面那个角,那里有把椅子给我坐。”
  方与宣转了转眼珠,忽然想起来什么一样扬了下眉梢:“哦,你这么一说,那儿是有个角可以坐。”
  丛风沉默一下,心平气和地说:“你真有种,自己都不记得了还套我话。”
  方与宣说:“你都没发现我在套话,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时间段也是你编的?“
  “那不是。”方与宣侧躺着摊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随口道,“我确实十五岁就转学了。”
  话题至此停止,再聊下去将触及私生活的深层次,而他们目前都没有将各自的过往摊开讲的想法。
  把餐桌收拾干净,方与宣去阳台摘了自己洗好的衣服收起来,呆了一夜零半天,也该是时候走了,毕竟同居这种事过犹不及,点到即止才能勾出下一次再遇。
  他自顾自收拾好东西,一抬头却看见丛风抱着胳膊站在门口,冷冰冰地看着他。
  方与宣心中警铃大作,他与丛风保持着几步远的距离,对峙好半晌,才歪头笑了笑:“不让走啊。”
  丛风沉默地打量着他,昨夜的痒意卷土重来,想咬东西、嚼东西、怀抱紧紧勒住什么。他不遮掩眼中的掠夺欲,只平静问:“走哪儿去,你今天有安排?”
  方与宣见他神情认真,也渐渐收起脸上的笑:“没有安排。”
  “那为什么要走?”
  方与宣望着他,发觉丛风又一次回到了昨晚魂不守舍的状态,在克制自己极端的控制与依赖,整个人呈现出针对某种危机或恐惧的应激反应。
  方与宣能共情这种失控,当时他听到郑宇说丛风去邑门出差的时候,他就是这副样子,被梦境与现实的两重情绪驾驭,短暂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他不需要理性思考,思考只应用于对未知局面的判断,可梦中那些痛苦和失去是实打实经历过的,他只想要最简单最纯粹的安慰,触碰、对话、陪伴。
  他不知道丛风梦到了什么,总之此时的丛风显然极其需要他的安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