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丛风找了个车位停车,顺着房檐走到一家落了门的小店,抬手拍了几下。
“没锁!”
他弯腰把卷帘门抬起来,见到一个穿着跨栏背心的年轻男人正撅着腚蹲在地上拾掇东西,地上铺了一块布,上面零零散散摆着不少老物件,正被他一样样收进塑料箱子里。
“咋才来?”那人头也没回,“再晚会儿我尸斑都长出来了。”
丛风的头发沾了点雨,但他没太在意,随手扯过把椅子坐下,垂眼看着他:“新进的货?”
“前两天的匀荒货,一直没归整好。”郑宇费劲地坐在地上,拾起来几个碎得只剩个底的陶瓷片,“折沿炉,宋代的,不错吧?有个底儿,好修,就容易卖。”
丛风没有说话,坐了会儿,拿过一旁桌子上的手电,打亮,照在角落里零碎几个青铜器上:“这个呢?”
郑宇被光晃得眯起眼睛,大骂起来:“哟你快关了,老子是做正经古玩生意的,别跟抓嫌疑人一样!”
丛风不理他,手电光直直落在地上。
“……带钩,战国的。”郑宇蹲下挪着碎步爬过去,把手电筒锁定的嫌疑青铜器拿起来掂量几下,展示给他看。
手电光从古玩挪到了他脸上。
“上周的!”郑宇连忙挡了一下,“168,你要报58也能带走哈。”
丛风把手电光按灭,两只胳膊撑在膝盖上,问:“没有真的?”
“您他吗说笑了,别的就算了,青铜器咱这地界上哪弄真的,早些年还能从西边儿捡漏,现在弄不来了。再者说别人敢我也不敢啊,家里头有个警察,我上赶着送功劳呢?”郑宇说着把东西放回去,“不过那个是真的,球星卡。”
一大摞球星卡摆在展示盒里,每张都用卡套装好了,第一张是杜兰特。
“你们还卖这个。”
“就这个最赚,大学生买,翻它十几倍都不带砍价的。”郑宇拍拍手上的灰,闭嘴又收拾了一会儿。
屋子里陷入短暂的安静,刚刚咋咋呼呼的一段对话像是消解二人之间见面的尴尬,此时都不说话,那股被刻意忽略的尴尬又冒出头来。
最终是郑宇憋不住了,低声问:“别催我,马上好。主要我是真不想回家,太久了,不知道该是怎么个态度。”
丛风没什么情绪波动,只是说:“爷爷就这两天了,吊着最后一口气,就想所有人齐一回。”
郑宇没回话,瞧着背影就知道仍然不情愿,但确实比前两年情绪稳定不少,以前提起回家就唉声叹气,现在起码收拾物件的动作仍然是轻的。
他们打小在福利院一起长大,丛风是老院长在福利院门口捡回来的,郑宇是父母亡故后长辈朋友送来的,因着都是身体健全的小孩,小学时被本地一户人家一起领养走。
这家人也姓丛,原本想领的是郑宇,小郑宇性格活泼还嘴甜,讨人喜欢,只是恰巧在花名册上瞧见了丛风的名字,觉得同姓投缘,两个孩子又是朋友,便索性一同领了回去。
丛家做房地产生意,不缺钱只缺娃,没成想把俩人领回去还不到两个月女主人便怀孕,接下去是长达几年的孕期、产期、哺乳期、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婴儿期。
郑宇和丛风的整个初中阶段都在散养中度过,失去及时引导,只能一点点摸索着成长,塑性出了两款极具个人色彩的、极端不同的人格特质。
家人对他们很好,努力做到视同己出,尊重了郑宇的意愿没有改姓,但“视同”就是“视同”,再如何也不是真己出。
大学毕业后他们便没怎么回过家,一来和家人相敬如宾的你我都尴尬,二来弟弟正上高中,谁都不是小孩子了,他俩只觉得生活不方便,便只有逢年过节会回家去。
这次丛家老爷子要不行了,最后一个愿望是全家人再坐一起拍个照片。
丛风答应了,丛母说爷爷最近想吃桃,他去医院前挑了几个软桃放车上,准备一会连着郑宇一起捎过去。
“哦我还没问,你今天去医院咋样了?查这么久,我还以为你回去加班儿了。” ↑返回顶部↑
“没锁!”
他弯腰把卷帘门抬起来,见到一个穿着跨栏背心的年轻男人正撅着腚蹲在地上拾掇东西,地上铺了一块布,上面零零散散摆着不少老物件,正被他一样样收进塑料箱子里。
“咋才来?”那人头也没回,“再晚会儿我尸斑都长出来了。”
丛风的头发沾了点雨,但他没太在意,随手扯过把椅子坐下,垂眼看着他:“新进的货?”
“前两天的匀荒货,一直没归整好。”郑宇费劲地坐在地上,拾起来几个碎得只剩个底的陶瓷片,“折沿炉,宋代的,不错吧?有个底儿,好修,就容易卖。”
丛风没有说话,坐了会儿,拿过一旁桌子上的手电,打亮,照在角落里零碎几个青铜器上:“这个呢?”
郑宇被光晃得眯起眼睛,大骂起来:“哟你快关了,老子是做正经古玩生意的,别跟抓嫌疑人一样!”
丛风不理他,手电光直直落在地上。
“……带钩,战国的。”郑宇蹲下挪着碎步爬过去,把手电筒锁定的嫌疑青铜器拿起来掂量几下,展示给他看。
手电光从古玩挪到了他脸上。
“上周的!”郑宇连忙挡了一下,“168,你要报58也能带走哈。”
丛风把手电光按灭,两只胳膊撑在膝盖上,问:“没有真的?”
“您他吗说笑了,别的就算了,青铜器咱这地界上哪弄真的,早些年还能从西边儿捡漏,现在弄不来了。再者说别人敢我也不敢啊,家里头有个警察,我上赶着送功劳呢?”郑宇说着把东西放回去,“不过那个是真的,球星卡。”
一大摞球星卡摆在展示盒里,每张都用卡套装好了,第一张是杜兰特。
“你们还卖这个。”
“就这个最赚,大学生买,翻它十几倍都不带砍价的。”郑宇拍拍手上的灰,闭嘴又收拾了一会儿。
屋子里陷入短暂的安静,刚刚咋咋呼呼的一段对话像是消解二人之间见面的尴尬,此时都不说话,那股被刻意忽略的尴尬又冒出头来。
最终是郑宇憋不住了,低声问:“别催我,马上好。主要我是真不想回家,太久了,不知道该是怎么个态度。”
丛风没什么情绪波动,只是说:“爷爷就这两天了,吊着最后一口气,就想所有人齐一回。”
郑宇没回话,瞧着背影就知道仍然不情愿,但确实比前两年情绪稳定不少,以前提起回家就唉声叹气,现在起码收拾物件的动作仍然是轻的。
他们打小在福利院一起长大,丛风是老院长在福利院门口捡回来的,郑宇是父母亡故后长辈朋友送来的,因着都是身体健全的小孩,小学时被本地一户人家一起领养走。
这家人也姓丛,原本想领的是郑宇,小郑宇性格活泼还嘴甜,讨人喜欢,只是恰巧在花名册上瞧见了丛风的名字,觉得同姓投缘,两个孩子又是朋友,便索性一同领了回去。
丛家做房地产生意,不缺钱只缺娃,没成想把俩人领回去还不到两个月女主人便怀孕,接下去是长达几年的孕期、产期、哺乳期、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婴儿期。
郑宇和丛风的整个初中阶段都在散养中度过,失去及时引导,只能一点点摸索着成长,塑性出了两款极具个人色彩的、极端不同的人格特质。
家人对他们很好,努力做到视同己出,尊重了郑宇的意愿没有改姓,但“视同”就是“视同”,再如何也不是真己出。
大学毕业后他们便没怎么回过家,一来和家人相敬如宾的你我都尴尬,二来弟弟正上高中,谁都不是小孩子了,他俩只觉得生活不方便,便只有逢年过节会回家去。
这次丛家老爷子要不行了,最后一个愿望是全家人再坐一起拍个照片。
丛风答应了,丛母说爷爷最近想吃桃,他去医院前挑了几个软桃放车上,准备一会连着郑宇一起捎过去。
“哦我还没问,你今天去医院咋样了?查这么久,我还以为你回去加班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