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刈?谢春庭眉头皱起来。早在几月前,他这个嗜杀的二舅舅说要去博陵崔氏老家寻求助力,当时他正思索该如何借士族之力对抗谢望澈与谢嘉越,加之李刈在上京始终是个不可控的因素,便也随他去了。
  现下,他这个二舅舅事成归来了吗?
  谢春庭敛下神色,脸上的气怒消失得干干净净,他淡声道:“本殿知道了,下去吧。”
  与李刈相会之事自然比处置不驯服的妻子更为重要,他屏退了神色古怪的暗卫,深吸一口气。
  为什么心口不疼了,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脑袋开始疼起来了。
  暗室。
  李刈身前放着一盏茶,他幽幽地盯了片刻,始终未拿起喝一口。
  厚重的铜门被人以机关旋动,脚步声缓缓接近,李刈抬起眼看去,那条长长的疤痕依旧横贯在他脸上,使得一双竭力维持平和的眼睛也带了几分凶戾。
  待看见走进来的正是他那个金质玉贵的好侄儿,李刈露出一个笑,颇有几分长辈的温情脉脉:“钺儿来了。”
  谢春庭站定行了礼:“见过二舅舅。”
  这是他们时隔数月的相见,李刈神色温和,抬手让谢春庭坐在了他对面:“几月不见,钺儿在北胡大获全胜,实乃战功赫赫。”
  对于这样直白的夸赞,谢春庭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只是流露出一丝属于少年人的礼貌:“多谢二舅舅夸奖。”
  两人就着几月间发生的大事叙过旧,谢春庭手指摩挲着杯盏,掀起眼皮看着李刈,声音清越中带着些困惑:“不知二舅舅今番急着见我所为何事?”
  在谢春庭看来,现下父皇仍精神矍铄,掌控着整个大周,私下会面这等事其实能免则免才对,不知今日李刈为何突然来寻他。
  话语十分平和,但听在李刈耳中仍觉得有些刺耳。
  遥想当初陇西李氏势大,连建德帝都要给几分薄面,何至于沦落到他还要向小辈陪笑问好。如若不是因为谢春庭是陇西李氏唯一的血脉,且对建德帝也存在着刻骨的仇恨,李刈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他奔走。
  他淡淡一笑,将心中那点不舒服忽略过去,带着几分胸有成竹,将衣袖里的信函拿出来推到谢春庭面前:“钺儿看了就知道了。”
  谢春庭垂下眼,神情隐在暗室扑摇火光中,让人看不清他的想法。他展开信函,自上而下扫视过去。
  越看,他的神色就越沉缓。良久他抬起头,看着面前一脸笃定的李刈,语调缓慢,因为说得太慢,反而有几分变调:“博陵崔氏愿意提供千金为我招兵买马,只等来日父皇驾崩之际封锁宫城,以拱卫我做皇城之主?”
  这一句话很好地总结了博陵崔氏在信中洋洋洒洒的大片陈词。但因为尾调上扬,原本的陈述就变成了反问。
  李刈知道他这个打小就聪慧灵敏的侄儿在怀疑什么,他丝毫不怵,毕竟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没有人能不心动,自家侄儿现在不信,只是因为博陵崔氏的做法还不够他信服。
  李刈笑了,缓缓叩动食指,声音不容置疑:“博陵崔氏,想要问鼎皇后之位。”
  五姓七望皆为大族,并列称呼出现在世人口中,但士族与士族之间也有分别。端看博陵崔氏在急流中都能勇退保全至今,便可知他们所图甚大。
  千百年来,博陵崔氏盘根错节,屈居在陇西李氏之下,不骄不躁,不气不馁,为的自然是一举登顶的可能。
  当年陇西李氏固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族中女子所能够得着的最高位不过是区区贵妃,且陇西李氏最后下场之惨烈,实在对不住承受过的狂风骤雨。
  博陵崔氏自然要吸取教训。他们心知在建德帝的所有皇子中,最适合他们的新帝就是谢春庭。这位三皇子出身士族,天然带着士族的浸染,断然不会如他父皇一般翻脸不认人,做这种君王的拥趸,远胜过心中早有谋算的二皇子和四皇子。
  也因此,李刈稍稍透露了自己的意图,那头博陵崔氏就闻弦歌而知雅意。两族之间本就缔结过婚约,如今不过是重修于好,对他们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李刈的话落进谢春庭耳中,他的神色当即就冷了下来。
  怪道二舅舅这般急切,他不过刚刚归京,就急不可耐来寻,原是打着这样的算盘。他的婚事,从前是父皇随意指的,现在,二舅舅又来对他指手画脚。
  博陵崔氏想要问鼎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凤位,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他必须腾出三皇子妃这个位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