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3)
晚膳摆上桌,比午晌时用过的又丰盛了些,炙子骨头、姜芽鸭、假煎肉、豆腐羹,还有碗炖得汤底奶白的鲜鱼汤,并两碟杏仁核桃糕。
江修进食向来只顾速度,此刻却是刻意放缓了,坐在徐怀霜身侧,时不时换一双筷子替她夹鸭肉。
冯若芝暗窥他一眼,见他精准挑中徐怀霜的喜好,便自顾舀了勺豆腐羹吃着,不经意间问:“说来惭愧,我还不知将军父母是否健在。”
“我自小便是无父无母,”江修没想遮瞒,“伯母可认识金光寺的明净方丈?是他将我养大的。”
冯若芝稍有诧异,“哦,你既在金光寺长大,又因何去......去做了山匪呢?”
江修:“与明净起了矛盾,他不再养我,我便自行寻到了虎虎山,本来只是安稳度日,后来见不得别人被欺负,索性立了个寨子,坑蒙拐骗只针对恶人。”
说话间,徐怀霜静静喝了口鱼汤。
冯若芝点点头,见徐意瞳捧着碗看过来,遂屈指在她跟前敲一敲桌面,复又自顾去吃饭。
俄延半晌,问了个稍显尖锐的问题,“你孤身一人,如今又做了将军,就没想过要什么倚仗?”
她的话语隐晦,却又有些明显,言下之意便是,江修如今既已做了官,倘或以后立下战功,兴许能配一门好的亲事,而徐光佑只在秘书省当差,要论权势,是比不过盛都城里那些入了内阁的官员的。
江修垂着眼,夹了一块杏仁核桃糕送进嘴里,甜度适中,因此又换筷子夹给徐怀霜,答道:“我有没有倚仗,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将来,我可以成为别人的倚仗与依靠。”
冯若芝动作一停,望向他。
江修始终噙着一抹笑。
收回扫量的目光,冯若芝喝了盏茶,搁下了筷子,又催促徐意瞳:“快些吃,看你一身的泥点子,吃过了我带你去换衣裳。”
徐意瞳三两下吞咽最后一口,打了个不轻不重的嗝,“我吃饱了。”
冯若芝登时拉着她往西厢房去,而俞妈妈亦带着下人们跟过去,院子里霎时只剩徐怀霜与江修。
“母亲她......”徐怀霜抬眼。
江修斟了盏冷茶饮下,“考验盘问我呢,无妨,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你我现在是单独相处。”
“还吃不吃?不吃了的话,出去走走?”
徐怀霜抿一抿唇,放下筷子,摸了杯冷茶漱口,又擦拭一圈唇角沾的油渍,才慢吞吞起身往外走。
晚风正紧,乡野间生了好些野花,一径往西边走,看着天边最后一抹夕阳,江修低声开口:“你今日过来做什么?”
徐怀霜鬓边几丝碎发被风吹起,沁入心脾的凉爽气使她弯了弯唇,轻声将想开一间书斋的念头说了。
江修脚步顿停,歪过脑袋来看她,许久,锐利发问:“是因为李承瑜那件事?”
“......你看出来了?”徐怀霜稍显意外,柳眉往上提了提,“算是吧,这些日子发生许多事,细细一想,倒像是因为一个‘律’字、一个‘学’字而起,李承瑜既上了县学,不会不懂律法,而那王家小女的祖母既妥协,想必不懂律法,只知不该报官,若报了官,一则害了孙女名声,二则与李家的关系陷入僵局,日后讨不着好,李承瑜饱读诗书却知法犯法,王家什么都不懂,更是一种悲哀,坠崖后,我依旧在想,若当初王家人也读过书,也懂律法,是不是就能避免这样的问题?”
她看向膝前的簇簇野花,勾了勾唇,“盛都的书院只招收男子,女子大多在家塾念书,官家虽大赞女子习书,却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托举家里的女儿,因此我才生了这样的念头。”
身前花香如丝如缕,玉蟾渐渐冒了个头,江修定定看着她柔和的侧脸,唇间的笑意益发驱不散,蓦然牵起她的手,十指紧扣。
冷不防被他牵着手,徐怀霜轻轻挣了挣,却没挣脱。
江修牵她往前又走了一圈,窥见一汪绿池,池水清澈
明净,池边绕了一圈蒲草,月影映在池面上,在此刻更显宁静。
徐怀霜脚步稍停,轻声道:“歇一会吧,走了很远了。” ↑返回顶部↑
江修进食向来只顾速度,此刻却是刻意放缓了,坐在徐怀霜身侧,时不时换一双筷子替她夹鸭肉。
冯若芝暗窥他一眼,见他精准挑中徐怀霜的喜好,便自顾舀了勺豆腐羹吃着,不经意间问:“说来惭愧,我还不知将军父母是否健在。”
“我自小便是无父无母,”江修没想遮瞒,“伯母可认识金光寺的明净方丈?是他将我养大的。”
冯若芝稍有诧异,“哦,你既在金光寺长大,又因何去......去做了山匪呢?”
江修:“与明净起了矛盾,他不再养我,我便自行寻到了虎虎山,本来只是安稳度日,后来见不得别人被欺负,索性立了个寨子,坑蒙拐骗只针对恶人。”
说话间,徐怀霜静静喝了口鱼汤。
冯若芝点点头,见徐意瞳捧着碗看过来,遂屈指在她跟前敲一敲桌面,复又自顾去吃饭。
俄延半晌,问了个稍显尖锐的问题,“你孤身一人,如今又做了将军,就没想过要什么倚仗?”
她的话语隐晦,却又有些明显,言下之意便是,江修如今既已做了官,倘或以后立下战功,兴许能配一门好的亲事,而徐光佑只在秘书省当差,要论权势,是比不过盛都城里那些入了内阁的官员的。
江修垂着眼,夹了一块杏仁核桃糕送进嘴里,甜度适中,因此又换筷子夹给徐怀霜,答道:“我有没有倚仗,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将来,我可以成为别人的倚仗与依靠。”
冯若芝动作一停,望向他。
江修始终噙着一抹笑。
收回扫量的目光,冯若芝喝了盏茶,搁下了筷子,又催促徐意瞳:“快些吃,看你一身的泥点子,吃过了我带你去换衣裳。”
徐意瞳三两下吞咽最后一口,打了个不轻不重的嗝,“我吃饱了。”
冯若芝登时拉着她往西厢房去,而俞妈妈亦带着下人们跟过去,院子里霎时只剩徐怀霜与江修。
“母亲她......”徐怀霜抬眼。
江修斟了盏冷茶饮下,“考验盘问我呢,无妨,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你我现在是单独相处。”
“还吃不吃?不吃了的话,出去走走?”
徐怀霜抿一抿唇,放下筷子,摸了杯冷茶漱口,又擦拭一圈唇角沾的油渍,才慢吞吞起身往外走。
晚风正紧,乡野间生了好些野花,一径往西边走,看着天边最后一抹夕阳,江修低声开口:“你今日过来做什么?”
徐怀霜鬓边几丝碎发被风吹起,沁入心脾的凉爽气使她弯了弯唇,轻声将想开一间书斋的念头说了。
江修脚步顿停,歪过脑袋来看她,许久,锐利发问:“是因为李承瑜那件事?”
“......你看出来了?”徐怀霜稍显意外,柳眉往上提了提,“算是吧,这些日子发生许多事,细细一想,倒像是因为一个‘律’字、一个‘学’字而起,李承瑜既上了县学,不会不懂律法,而那王家小女的祖母既妥协,想必不懂律法,只知不该报官,若报了官,一则害了孙女名声,二则与李家的关系陷入僵局,日后讨不着好,李承瑜饱读诗书却知法犯法,王家什么都不懂,更是一种悲哀,坠崖后,我依旧在想,若当初王家人也读过书,也懂律法,是不是就能避免这样的问题?”
她看向膝前的簇簇野花,勾了勾唇,“盛都的书院只招收男子,女子大多在家塾念书,官家虽大赞女子习书,却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托举家里的女儿,因此我才生了这样的念头。”
身前花香如丝如缕,玉蟾渐渐冒了个头,江修定定看着她柔和的侧脸,唇间的笑意益发驱不散,蓦然牵起她的手,十指紧扣。
冷不防被他牵着手,徐怀霜轻轻挣了挣,却没挣脱。
江修牵她往前又走了一圈,窥见一汪绿池,池水清澈
明净,池边绕了一圈蒲草,月影映在池面上,在此刻更显宁静。
徐怀霜脚步稍停,轻声道:“歇一会吧,走了很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