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3 / 4)
最后,局势演变成顾至、郭嘉、戏志才三人一同去见荀家的族人。
为了让“老乡拜访”的理由更逼真一些,郭嘉还拖来了一向不被他待见的枣衹,让枣衹打头阵,在前头领路。
枣衹今日休沐。见到三个稀客,正摸不着头脑,就被郭嘉塞了一只雉,三只玉匣,让他去见一见新来的“老乡”。
枣衹不明所以,倒是没有推却,大剌剌地走在最前方,敲响了“老乡”的大门。
“荀氏新来的族人就在此处?”
枣衹行事一向不拘小节。但大约是荀氏一族的高致之风过于深入人心,从来不在乎虚文浮礼的枣衹,在敲门前整理了自己的衣襟,就差把野雉的毛都捋顺一遍。
一番捯饬之后,枣衹终于敲响荀家的大门。
荀家的仆从打开院门,一看到眼前这个“名动颍川”的大人物,就下意识地想将院门关上。
但他理智尚存,又因为看到了枣衹身后的另外三人,仆从耗费了好大的力,才止住了关门的冲动。
“听闻有‘故人’来,我四人特来拜会。”
枣衹将手中扑腾乱飞的野鸡塞到仆从手上,抖干净手上的鸡毛。
雉,也就是野鸡,通常是士人间常用的拜见礼,象征着高尚的品德,某种程度上比他手中的玉匣还贵重。
枣衹送的这个礼物合情合理,在仪礼上挑不出过错,唯一的问题是……他送的这只野鸡实在太能扑腾。
仆从险些被扑腾着翅膀的野鸡扇中面颊,字面意义地被蹬鼻子上脸。
他无暇招待几人,只能勉强按住比年轻时的枣衹还要聒噪的野雉,艰难地道。
“几位稍待,容我进去禀报……”
“南烛,可是有客人来访?”
一道陌生而温雅的声音从院内响起。
顾至的目光掠过扑腾乱动的鸡翅膀,向里侧看去,隐隐约约见到一片缃色的衣影。
衣影晃动,仆从恭敬地应了一声,带着过于激愤的野雉退向一侧,为那人让路。
一位身形瘦长,唇上蓄着墨黑色短须的男子站在几人的面前,眉目清平而威严,衣饰极为简朴。
他看似与荀攸一样,敛声凝息,将所有光芒都内蕴隐藏。但他的脊背如青竹般挺直,带着几分峻拔的冷意。
顾至曾无数次听荀彧提及他的家人。根据“衣不重彩,光华内蕴”的特质,眼前之人应当就是编写《汉纪》的荀悦。
荀悦似是留意到远处的视线,朝着顾至的所在投来目光。
那道目光,与他本人相仿,平和中带着堪破一切的冷峻。
“几位请进。”
荀悦并袖一揖,请几人入内。
站在最前方的枣衹竟是在此刻猛地退了一步,险些撞到后方的郭嘉。
他一面站直,一面退到郭嘉身侧,对着郭嘉咬牙切齿。
“郭贤侄,你说来见荀家的老乡,可没说要见的是荀仲豫。” ↑返回顶部↑
为了让“老乡拜访”的理由更逼真一些,郭嘉还拖来了一向不被他待见的枣衹,让枣衹打头阵,在前头领路。
枣衹今日休沐。见到三个稀客,正摸不着头脑,就被郭嘉塞了一只雉,三只玉匣,让他去见一见新来的“老乡”。
枣衹不明所以,倒是没有推却,大剌剌地走在最前方,敲响了“老乡”的大门。
“荀氏新来的族人就在此处?”
枣衹行事一向不拘小节。但大约是荀氏一族的高致之风过于深入人心,从来不在乎虚文浮礼的枣衹,在敲门前整理了自己的衣襟,就差把野雉的毛都捋顺一遍。
一番捯饬之后,枣衹终于敲响荀家的大门。
荀家的仆从打开院门,一看到眼前这个“名动颍川”的大人物,就下意识地想将院门关上。
但他理智尚存,又因为看到了枣衹身后的另外三人,仆从耗费了好大的力,才止住了关门的冲动。
“听闻有‘故人’来,我四人特来拜会。”
枣衹将手中扑腾乱飞的野鸡塞到仆从手上,抖干净手上的鸡毛。
雉,也就是野鸡,通常是士人间常用的拜见礼,象征着高尚的品德,某种程度上比他手中的玉匣还贵重。
枣衹送的这个礼物合情合理,在仪礼上挑不出过错,唯一的问题是……他送的这只野鸡实在太能扑腾。
仆从险些被扑腾着翅膀的野鸡扇中面颊,字面意义地被蹬鼻子上脸。
他无暇招待几人,只能勉强按住比年轻时的枣衹还要聒噪的野雉,艰难地道。
“几位稍待,容我进去禀报……”
“南烛,可是有客人来访?”
一道陌生而温雅的声音从院内响起。
顾至的目光掠过扑腾乱动的鸡翅膀,向里侧看去,隐隐约约见到一片缃色的衣影。
衣影晃动,仆从恭敬地应了一声,带着过于激愤的野雉退向一侧,为那人让路。
一位身形瘦长,唇上蓄着墨黑色短须的男子站在几人的面前,眉目清平而威严,衣饰极为简朴。
他看似与荀攸一样,敛声凝息,将所有光芒都内蕴隐藏。但他的脊背如青竹般挺直,带着几分峻拔的冷意。
顾至曾无数次听荀彧提及他的家人。根据“衣不重彩,光华内蕴”的特质,眼前之人应当就是编写《汉纪》的荀悦。
荀悦似是留意到远处的视线,朝着顾至的所在投来目光。
那道目光,与他本人相仿,平和中带着堪破一切的冷峻。
“几位请进。”
荀悦并袖一揖,请几人入内。
站在最前方的枣衹竟是在此刻猛地退了一步,险些撞到后方的郭嘉。
他一面站直,一面退到郭嘉身侧,对着郭嘉咬牙切齿。
“郭贤侄,你说来见荀家的老乡,可没说要见的是荀仲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