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4)
哪怕司马懿藏得再好,已接近“知天命”的年纪,眼光毒辣的曹操还是从他眼底偶尔露出的冷光中察觉到些许异常。
和原著中一样,他觉得此人有狼顾之相,不可轻信。
顾至知晓曹操的疑虑,没有说什么“此人善隐忍,不会在这次战役中意气用事”之类的话,不答反问。
“当年,我与主公初识,亦是脾性不定,目的不明,主公为何没有将我赶走?”
哪怕曹操已经猜到这话是为了给司马懿的事做铺垫,他还是被顾至直剌剌的描述激得失语。
无怪乎顾至与郭嘉能成为好友,在某些方面,简直是如出一辙的言语无忌。
“某些话本不该搬到台面上说,容易伤了彼此的感情,”
曹操还没说话,顾至就已先一步地说出他的心声,
“主公当时缺少刀器,自然不计较刀的锋芒。”
顾至戳破了最后一层薄纱,将曹操最初的打算展露得明明白白。
“如今,在这乌桓的战场上,脾性不定、目的不明的司马懿正是一把趁手的刀,主公可愿使用?”
曹操听明白顾至的意思,眼中的光芒明灭闪烁:
“此人当真有旁人难以企及的武略之才?”
顾至只是道:“是与不是,主公一用便知。”
曹操思忖了片刻,仍然蹙着眉。
“看他这些时日的打算,怕是不愿泄露锋芒。”
“生死险境,由不得他‘愿’或‘不愿’。”
曹操展开紧皱着眉,缓缓颔首。
……
自行军以来,司马懿一直谨慎地保持着“不出头”“不掉队”“不多事”的原则,只在必要的时候发布自己的见解,其他时候一概不会多嘴,更不会多问。
所以,当曹操拔营除寨,命令士兵重新赶路,司马懿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跟在大部队的后方,没有一句询问。
当曹操的军队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没有在意。兵分两队,前后夹击也在他的构想之内,是正确的策略,并不稀奇。
当他所在的军队再次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猜想曹操的军队是想留出人马在附近支援,以防袁熙的军队在暗中埋伏。
当司马懿所在的军队第三次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终于察觉到了不对。
他望着崎岖的山道,看着黑洞般幽深的山谷,仿佛看到一只吃人的野兽在暗中蛰伏。
他忍不住询问领头的将领:
“敢问将军,我们是要往哪里去?”
领军的贾信早就收到顾至的叮嘱,见司马懿过来询问,他故意张了张口,迅速地别开头。
“别问,跟上就是。”
司马懿愈加肯定此行有异,他环视四周,疾步走到贾信身边。 ↑返回顶部↑
和原著中一样,他觉得此人有狼顾之相,不可轻信。
顾至知晓曹操的疑虑,没有说什么“此人善隐忍,不会在这次战役中意气用事”之类的话,不答反问。
“当年,我与主公初识,亦是脾性不定,目的不明,主公为何没有将我赶走?”
哪怕曹操已经猜到这话是为了给司马懿的事做铺垫,他还是被顾至直剌剌的描述激得失语。
无怪乎顾至与郭嘉能成为好友,在某些方面,简直是如出一辙的言语无忌。
“某些话本不该搬到台面上说,容易伤了彼此的感情,”
曹操还没说话,顾至就已先一步地说出他的心声,
“主公当时缺少刀器,自然不计较刀的锋芒。”
顾至戳破了最后一层薄纱,将曹操最初的打算展露得明明白白。
“如今,在这乌桓的战场上,脾性不定、目的不明的司马懿正是一把趁手的刀,主公可愿使用?”
曹操听明白顾至的意思,眼中的光芒明灭闪烁:
“此人当真有旁人难以企及的武略之才?”
顾至只是道:“是与不是,主公一用便知。”
曹操思忖了片刻,仍然蹙着眉。
“看他这些时日的打算,怕是不愿泄露锋芒。”
“生死险境,由不得他‘愿’或‘不愿’。”
曹操展开紧皱着眉,缓缓颔首。
……
自行军以来,司马懿一直谨慎地保持着“不出头”“不掉队”“不多事”的原则,只在必要的时候发布自己的见解,其他时候一概不会多嘴,更不会多问。
所以,当曹操拔营除寨,命令士兵重新赶路,司马懿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跟在大部队的后方,没有一句询问。
当曹操的军队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没有在意。兵分两队,前后夹击也在他的构想之内,是正确的策略,并不稀奇。
当他所在的军队再次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猜想曹操的军队是想留出人马在附近支援,以防袁熙的军队在暗中埋伏。
当司马懿所在的军队第三次一分为二的时候,司马懿终于察觉到了不对。
他望着崎岖的山道,看着黑洞般幽深的山谷,仿佛看到一只吃人的野兽在暗中蛰伏。
他忍不住询问领头的将领:
“敢问将军,我们是要往哪里去?”
领军的贾信早就收到顾至的叮嘱,见司马懿过来询问,他故意张了张口,迅速地别开头。
“别问,跟上就是。”
司马懿愈加肯定此行有异,他环视四周,疾步走到贾信身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