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3 / 3)
“奉主上以从民望[2],还元返本。”
奉天子为主,遵从民望,让一切回到初始。
原本被提起的心,缓缓沉落。
顾至试探着问:“天有常道,五德终始,若大汉倾颓之势不可逆转——”
伴着一声叹息,他被荀彧紧紧地拥入怀中。
“逆取顺守,自古皆有。”荀彧贴着他的颈侧,话语平静,却透着一分疲钝,
“然,世家之势,锋不可当。而今各诸侯割据称雄,烽火连天。今日鲸吞虎据,明日,又会被更强的一方吞噬。
“六国数百年之久,万民涂炭,秦一归天下,亦未能安民济世。”
顾至沉默地听着,缓缓圈紧他的后背。
朝代的更替,五德的终始,不可阻挡。
文若他本就明白这个道理。
可朝代的大动荡会让百姓受苦。从东周到秦朝再到汉朝,纷乱了数百年,到汉朝初年的时候,民生已凋敝到极其惨烈的程度。几代汉朝皇帝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才让社会逐渐安定下来,才有了后面的强汉。
如果天下能快点统一,快点安定,像周武王那样的逆取顺守,倒也未尝不可。
但这件事,无法在当下的环境做到。
从东汉开国开始,世家之弊就已初现端倪。如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算暂且统一,成功地易主,最终也还是会再度分裂,受苦的还是百姓。
文若他不在乎皇位上的那人是谁,但他在乎黎民。
百姓心中仍然念着汉室,因为它曾经繁荣富庶、物阜民熙。
正因为汉室名正言顺,汉天子名正言顺,才更该“奉主上以从民望[2],还元返本”。
知晓了荀彧的心结,顾至不免生出几分难过,
“是我过于草率……”
他竟贸然地让文若接触了这个世界的秘密,让文若知道“奉天子”之路无法实现。
文若这几个月……在他未曾察觉的地方,究竟怀着怎样的感受,度过了一夜又一夜?
“并非如此。”荀彧松开他的肩,郑重地与他对视,
“正是阿漻的坦诚,为我拨开烟霭。若没有阿漻,只怕我将在独行许多年后,才知道前方是一条绝路。”
唇边气息交融,顾至感受着炙热的亲吻,早已无暇自责。
第105章 随军
接下来一段时间, 刘协仍然每天忙着宣召臣子。治所内的大多数人都被他找过,就连刚刚归降的张绣与曹操的几个儿子都没逃过刘协的召见。
偏偏刘协还表现出绝对的雨露均沾,没有多亲近哪个人, 也没有少亲近哪个人。
如果不是顾至早知道刘协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他都得怀疑对方是不是闲得慌,又或者神经过于粗壮,竟一点也不怕惹恼曹操。
“天子有所欲,臣下必当竭力从之。”对于刘协的一系列行动, 曹操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将“忍”字功夫做到了极限。 ↑返回顶部↑
奉天子为主,遵从民望,让一切回到初始。
原本被提起的心,缓缓沉落。
顾至试探着问:“天有常道,五德终始,若大汉倾颓之势不可逆转——”
伴着一声叹息,他被荀彧紧紧地拥入怀中。
“逆取顺守,自古皆有。”荀彧贴着他的颈侧,话语平静,却透着一分疲钝,
“然,世家之势,锋不可当。而今各诸侯割据称雄,烽火连天。今日鲸吞虎据,明日,又会被更强的一方吞噬。
“六国数百年之久,万民涂炭,秦一归天下,亦未能安民济世。”
顾至沉默地听着,缓缓圈紧他的后背。
朝代的更替,五德的终始,不可阻挡。
文若他本就明白这个道理。
可朝代的大动荡会让百姓受苦。从东周到秦朝再到汉朝,纷乱了数百年,到汉朝初年的时候,民生已凋敝到极其惨烈的程度。几代汉朝皇帝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才让社会逐渐安定下来,才有了后面的强汉。
如果天下能快点统一,快点安定,像周武王那样的逆取顺守,倒也未尝不可。
但这件事,无法在当下的环境做到。
从东汉开国开始,世家之弊就已初现端倪。如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算暂且统一,成功地易主,最终也还是会再度分裂,受苦的还是百姓。
文若他不在乎皇位上的那人是谁,但他在乎黎民。
百姓心中仍然念着汉室,因为它曾经繁荣富庶、物阜民熙。
正因为汉室名正言顺,汉天子名正言顺,才更该“奉主上以从民望[2],还元返本”。
知晓了荀彧的心结,顾至不免生出几分难过,
“是我过于草率……”
他竟贸然地让文若接触了这个世界的秘密,让文若知道“奉天子”之路无法实现。
文若这几个月……在他未曾察觉的地方,究竟怀着怎样的感受,度过了一夜又一夜?
“并非如此。”荀彧松开他的肩,郑重地与他对视,
“正是阿漻的坦诚,为我拨开烟霭。若没有阿漻,只怕我将在独行许多年后,才知道前方是一条绝路。”
唇边气息交融,顾至感受着炙热的亲吻,早已无暇自责。
第105章 随军
接下来一段时间, 刘协仍然每天忙着宣召臣子。治所内的大多数人都被他找过,就连刚刚归降的张绣与曹操的几个儿子都没逃过刘协的召见。
偏偏刘协还表现出绝对的雨露均沾,没有多亲近哪个人, 也没有少亲近哪个人。
如果不是顾至早知道刘协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他都得怀疑对方是不是闲得慌,又或者神经过于粗壮,竟一点也不怕惹恼曹操。
“天子有所欲,臣下必当竭力从之。”对于刘协的一系列行动, 曹操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将“忍”字功夫做到了极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