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顾至……不会是专逮着他一个人折腾吧?
  压下不太妙的念头,曹操看向曹昂,沉声询问:“还未找到顾彦?”
  曹昂一怔,脑中闪过左慈的脸,闪过枣祗与顾至的谈话。
  他的心中早已有了猜测,却始终未向曹操言明。
  口中仿佛泛起桃脯的甜味,曹昂垂下眼,若无其事地回复:“还未找着。”
  “不在兖州,也不在豫州,顾郎的阿兄,究竟身在何处?”
  曹操忍着绵延的头痛,从木架上取出一张舆图,向右舒展,将目光落在徐州的方位。
  同一时刻,徐州。
  陶谦在榻上躺了月余,病情始终未能好转。
  他只能虚弱地躺在榻上,听着前方传来的情报,任由曹操、吕布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
  这一天,陶谦等来了一个客人。
  “使君,典农校尉求见。”
  陶谦当即睁眼,吃力地撑起半身:“快快有请!”
  仆从口中的典农校尉乃是徐州人陈登,陈元龙。
  陈登是沛相陈珪之子,为人爽直,博学多才,有经世济民之志。
  陶谦往日里对陈登不冷不热,只是看重他的才华,让他负责凿灌土田之时,不常召见。
  如今徐州大乱,陶谦病倒,在他卧床的这段时间里,州郡官员没有一人前来探望。听到陈登来访,陶谦又惊讶,又有几分喜意,恨不得倒履相迎。
  陈登进入里屋,瞧着陶谦憔悴的模样,慨然感喟:“使君何至于此。”
  从陈登的语气中听到一丝惋惜,陶谦没有多想,苦笑着抱怨:
  “成王败寇。若非公孙瓒被刘虞掣肘,袁术又短视无能,我岂会落到这般田地?”
  几次失败,除了感慨“时也,命也”,陶谦无话可说。
  袁绍没有吞下青州这块诱饵,公孙瓒没能从冀州的夺权中抽身,袁术那个说风就是雨的混账不仅不帮他的忙,还听信方士的鬼话,把徐州的后背搅得天翻地覆。
  以上三条,哪怕只有其中一条没有发生,徐州也不会沦落至此。
  陶谦等着陈登与他同仇敌忾,却没想到陈登神色漠然:
  “使君真的以为,徐州之败,只是因为寻不到合适的盟友?”
  这话说得突兀。
  陶谦尚在重病之中,本就头脑昏沉,听了陈登的反问,他无法思考,只能盯着陈登皱眉:“何意?”
  “使君疏远名士,任用谗佞小人,岂有不败之理?”
  陈登的用词直截了当,可以说是毫不客气。但他的语气中正平和,没有任何指责与怨恨,更像是客观的陈述,
  “《素书》有云,‘亲谗远忠者亡’,使君亲近笮融、曹宏等人,放任他们为恶,早该想到有今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