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封建社会,封建王朝,不管心里这么想,明面上都得和光同尘。藐视皇权可是大罪。
  郭嘉知道他们是好意劝诫,不再犟嘴。
  眼角余光捕捉到一个熟悉的人影,郭嘉当即朝着顾至挤眉弄眼:
  “顾郎,你的文若来了。郭某不便打扰,先行告退。”
  什么叫“你的文若”?
  顾至还未来得及因为荀彧的出现而高兴,郭嘉的神来之语让他险些被口水呛住,霍地睁圆了眼。
  放了个大招的郭嘉没有多做解释,已同手同脚地溜远。
  让顾至颇感意外的是,戏志才虽然没有像郭嘉一样说出奇怪的话,但他同样走得干脆:
  “你与文若一同回去吧,我先走一步。”
  “阿兄……”
  望着戏志才眼中微茫的疑问,顾至顿了顿,到底没有问出“袁术攻打徐州是否与阿兄有关”之类的问题。
  “无事。”
  军营人多眼杂……下次再问吧。
  戏志才却误以为他方才的挽留是因为惶惑与不舍,迟疑片刻,抬起手,轻轻在他的发顶触碰,一触即离。
  “待凯旋而归后,你我再在昌邑聚饮一场。”
  “好。”
  顾至目送戏志才远去。片刻后,荀彧来到他的身侧。
  不等他开口,荀彧便交代了曹操找他的原因:
  “主公爱才如渴,想让我援引荐举。”
  因为出兵豫州,想着颍川、汝阳名士众多,曹操想要挖白菜的毛病又犯了。
  顾至很能理解曹操的心情。来都来了,不过来集个卡,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文若举荐了何人?”
  “颍川陈群,陈长文。颍川钟繇,钟元常。”
  又是两个曹魏名臣。只不过,因为三国中的人物太多,顾至对这两人的政治贡献与著名事迹已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陈群是九品中正的提议者,还曾打过郭嘉“不治行检”的小报告;钟繇后来位列三公,是有名的书法家。
  荀彧简单介绍了这两人,与顾至并肩走着,往住所的方向折返。
  他与顾至的营帐挨得极近,平时找寻彼此只需走上几步,格外方便。
  “去你帐中,还是我的帐中?”
  “到文若帐中来一局手谈。”
  “好。”
  斜阳照落,在素色营帐上落下红晕,如若一个面红耳赤的看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