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饭馆 第1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如今才二月份,想吃蟹黄基本是没戏的。
  但是没关系,咱可以做别的馅儿嘛!
  “巧娘,将咱家的猪皮拿出来,早食赶不及了,倒是可以做些灌浆当做午食的点心卖!”
  最近对美食爆发了极大热情的许巧娘一听到自家嫂嫂的召唤,赶紧踩着凳子,从挂着的篮子中取了那干猪皮出来用热水泡上,然后又帮着准备葱、姜蒜、料酒之类的调料。
  乔妹儿则是动手将那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小丁,待许巧娘那边调料切好后便取过来,倒在一起之后,顺着一个方向拌上。
  还不忘教她:“多拌一些时间会叫馅儿更劲道。”
  趁着自个儿忙活的这个功夫,乔妹儿又喊许巧娘将那虾去头去虾线,独留虾尾,“在那砧板上将其剁成虾泥,而后打入鸡蛋清,搅拌均匀之后拿过来。”
  这个也不是什么难事,许巧娘也是做惯了活儿的,手脚利索,一会儿便能得。
  “嫂嫂,之后如何做?”
  “与这肉馅搅和在一起便成了。”乔妹儿回道。
  别看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有些繁琐,就这还没结束,毕竟灌汤包的最精髓的地方就在咬破面皮之后,那轻轻吸入的那口汤汁。
  见这会子猪皮也浸泡的差不多,姑嫂两人便各拿了一把刀,将猪皮再刮一遍,放入汁水中加入去腥三件套。
  待水开后,撇去浮沫,乔妹儿叮嘱蒋大娘子:“中火一个时辰,到了便喊我。”
  而熬煮猪皮冻的过程当中,时间自然也不能浪费。
  馅儿备好了,皮也是不能缺的。
  当面团揉捏筋道放在一边醒之后,蒋大娘子喊了:“乔娘子,一个时辰到了!”
  “就来!”乔妹儿洗去手上沾着的粉面,喊许巧娘端一个大瓷盆子过来,“上头放一竹篾子,再铺上一层纱布。”
  而后掀开锅盖,侧头躲过水蒸气,先是用爪篱捞了猪皮出来,再用舀子舀出锅中的汤汁儿,一勺一勺的往纱布上倒。
  过滤一遍之后,汤汁儿的色泽明显纯粹了许多。
  “嫂嫂,你低头。”许巧娘见她忙的脸上都是汗,抽出自己怀中干净的帕子,与她擦了擦。
  乔妹儿低头,擦干后脸上果然清爽了许多。
  之后倒也没停,将瓷盆端到院子中盖上竹篦子防止落上脏东西,许巧娘好奇的看了过来:“这便是皮冻罢?要多久?”
  “许是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应该能冻上了?
  说实话,没有冰箱,她还真不确定。
  不过这寒风冷地的,想是会很快。
  所以蒋大郎跑进来端客人点的甜羹时,有些好奇,顺口便问了一声:“乔娘子,这些是要做甚?”
  乔妹儿答道:“今儿要做灌浆,这些猪皮熬制的水要等它凝成汤冻才能用。”
  “哦,”蒋大郎缓缓点头,而后道:“那我搓些雪团放在这盆子边上,可会冻得快一些?”
  雪团呀?
  二月其实已经没多少雪的,但是应该也能有点作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