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宝璎怔了一回,心中犹存几分酸涩,只忖道:蕙姐原是为绣庄连日辛苦,巴戈也是个磊落之人,我怎的倒这般窄量小性?何况
  她不觉伸手往颊上一触。方才沈蕙娘指尖温热柔软,此时方显出几分灼人热意。
  何况她与沈蕙娘,本是人前做戏的虚名,从无妻侣之实。
  方宝璎心下愈发烦闷,将那锦被蒙过头顶去,在榻上滚了几滚,却又忍不住忖道:可蕙姐待我,终归是十分好的。
  她把脑袋从被中钻出,把眼定在那帐子上,兀自在心中乱了半宿,方才迷迷糊糊合了眼。
  却说先头那在城南盘下的前朝古庙,因着人手充足,又是个个儿真心实意出力,此番竟是提早完工。
  沈蕙娘、方宝璎等人前来验看,只见从里到外,端的脱胎换骨、焕然一新。那传习所的匾额,也端端正正挂上了门首。
  众人皆欢喜不已,忙定下揭匾日子,与各家散了请帖,不在话下。
  捻指过了数日,正是腊月十五,黄道吉日,众人定下揭匾开学之时。
  行会各家东家管事、在传习所中做事的教习帮工、招揽来的学徒,甚或得了消息赶来瞧热闹的街坊,此时皆乌泱泱挤在门首空地上。四下里人声鼎沸,端的是一番热闹景象。
  那新制的乌木黑漆大匾,此时正悬在门首,蒙着一方红绸,只待吉时。
  沈蕙娘与方宝璎早早到场,此时正指挥帮工陈列茶水点心,却见那秦修慈掌柜领着个管事过来叙话。
  那管事是夏银凤府上来的,见了两个,忙不迭见礼。
  沈蕙娘与她递茶吃了。方宝璎向四下里一瞧,却并不见夏银凤身影,便问道:怎的只你一个来此?总理事可来了不曾?
  那管事作揖答道:家主今日染了风寒,身上不爽利,实难亲临,万望海涵。
  说着,递过一封贺银来,口中少不得又告罪一回。
  沈蕙娘与方宝璎心中明镜也似,当下也不点破,只收了礼,打发那管事回去相谢,也便罢了。
  方宝璎只道:她不肯来时,我们倒还自在些呢!
  便是丢开夏银凤之事,仍与沈蕙娘一齐看顾场上诸事。
  待得迎着吉时,众人往院中拜过巧神娘娘,便一齐到门首来,先热热闹闹放了一回鞭炮。
  众人一早定下,由沈蕙娘揭匾。待鞭炮声止了,她便上前来,一手将那匾额上红绸扯下。
  端见门首一方乌木黑漆大匾之上,写就金光闪闪数个泥金大字,正是越州绣行传习所。
  众人皆抚掌不已,四下里登时欢声雷动。
  却见那罗习善掌柜也上前来,向沈蕙娘一拱手,朗声笑道:传习所今日开学,多托赖沈管事一片慈心。何况沈管事这等手艺、为人,越州城中谁人不晓?正合与我们作个榜样。我且代众位学徒,与沈管事求几句指点话儿,日后起居学艺,心中也有些底儿。
  众人听了这话,皆应和不迭。沈蕙娘再三辞让不过,只与众人深深一礼,方起了话头。
  但听沈蕙娘将少时学艺经历,从头至尾,娓娓述说一遍。末了道:列位姐妹,从前皆如我当年一般,有些困苦之处。今日建起这传习所,列位便有瓦遮头、有衣暖身、有食饱肚,再不消受那等没着落的苦楚。
  她把眼向众人面上一扫,语气愈显出几分恳切来,续道:惟愿列位姐妹,珍惜此番良机,莫怕苦累,用心学艺。日后学成时,也有个立身之本。不拘进别家庄子做活,或自家开个小铺,皆是堂堂正正的活路。
  沈蕙娘一番话说来,端的情真意切。台下许多新学徒,此时已是低头垂泪。便是那瞧热闹的街坊,亦有不少唏嘘感叹。
  尤是方宝璎,早将一双眼定在她面上。她相循看去时,正与方宝璎四目相对,便见其中满目柔怜关切之情。一时心头微动,暖意悄生,忙招呼众人往院中用些茶点,便往方宝璎跟前来。
  正行间,她余光里却瞥见后头人群中,正有个锦衣之人离去。并非行会同业,瞧来也不似寻常百姓,却有几分面熟,倒似曾在昌平侯府上见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