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3)
满堂宾客见了这等巧夺天工、价值连城之物,不免又是一阵惊叹艳羡,直道沈蕙娘得了天大体面。
沈蕙娘忙起身谢礼,与几个侯府来客赏些沾喜钱,又教人领着入了席,好生款待一回。
方宝璎见得这等阵仗,满面上欢喜劲头,倒比自家得了厚礼还盛三分。
当下好生得意,扬声便与众人笑道:原不是我夸口,蕙姐手艺人品,没一样不好的。打她入了绣庄,便想过几日苦日子,也断没这门路。更不必说今日又得侯姥这般抬举,何等门庭生辉的喜事!
一面把眼将沈蕙娘一睃,愈发笑得没眼缝儿,续道:似我蕙姐这等好人儿,正是打着灯笼也寻不着的。偏生入了我明月绣庄,还肯这般疼顾我,可不显着我天大造化么?当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沈蕙娘面颊微热,正待言语,满堂早是笑浪掀顶。
方明照亦是笑骂道:你瞧这小油嘴,几杯寿酒便灌昏了头!蕙娘的好处,满越州城谁人不知?你自家关起门的私房话,竟也浑拿到大庭广众下胡吣,没得惹人笑话!
一面与众人道:列位贵客恕罪,我这两个孩儿尽日蜜里调油,这宝娘更是三句离不得娘子,一提蕙娘短长,嘴上便没个把门儿的,倒教诸位见笑了。
沈蕙娘忙满斟手中杯盏,与众人举杯,接过话头,好生恭谦道:往前小庄侥幸经营,多赖诸位贵客照拂。今日又得诸位赏脸上座,正是蕙娘之幸。且受我敬一杯罢。
方宝璎吐一吐舌,也笑嘻嘻跟着敬了一回。
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阗,直闹至申牌时分,方才散了。
眼见外客尽去,又有沈桂娘自书院散学归来,方明照便教人收拾了后头暖阁,摆下一桌小宴,自家人说些体己话。
沈蕙娘往房中换了一身家常衣裳,到得暖阁时,方明照与沈桂娘早落了座,正一处说话。
沈蕙娘坐下,不曾见着方宝璎,便问道:怎的倒不见宝妹?莫不是白日里吃多了酒,身子不适怎的?
第二十八章
方明照只笑道:谁知她又钻到哪处淘气去了?横竖她自有主意,淘气够了,也便来了,你且不消悬心。
沈蕙娘这才安了心,转与沈桂娘关切些书院日常、功课之事。
沈桂娘一一答过,只取出一方素色绸帕,与沈蕙娘递将过来,抿着嘴笑道:祝阿姐生辰喜乐。我自家绣来,比不得阿姐手艺,阿姐且莫笑我,胡乱使来便了。
沈蕙娘忙接过来,只见上头绣得一丛幽兰、数茎修竹。虽是图形简朴、绣工稚拙,然而其中心意,却犹胜传世绣品百倍。
她指尖将那幽兰修竹细细摩挲一回,只温声笑道:痴孩儿,阿姐心中欢喜犹不及,怎会笑你?
一面又拉过沈桂娘手来,翻过掌心瞧了一回,却问道:可曾扎了手不曾?这般细皮嫩肉的,没得将你疼坏了!
沈桂娘只含笑摇头。
方明照笑吟吟将她两个瞧觑,也往一旁侍人手中,接过个长条锦盒来。
方明照开了那锦盒,原来是一对金玲珑寿字簪儿。但见那簪头上是个白玉雕琢的寿字,又镶嵌些五彩宝石,端的玲珑剔透。
她取出那寿字簪,与沈蕙娘簪至发间,一时满目慈怜,轻将沈蕙娘鬓边一抚,柔声道:好孩子,不过几个月光景,未教你多享些清福,家中庄上诸事,倒这等累你!今日逢着你大日子,我也没什么稀罕物,只挑得这簪子与你把玩。
沈蕙娘应道:母亲快休说这话。平日多赖母亲信任,才有蕙娘今日,怎会觉累?能得母亲这般厚爱,正是蕙娘的福分。
三个又说一阵话,沈蕙娘便向袖中取出一封泥金帖子来,说道:今日夏员外遣人送礼时,还附上这封行会请帖,一齐送来。
原来出月初一日,正是越州绣行行会初立之时。夏银凤便下了帖子,邀行会中各大绣庄,往城东会仙楼聚首,选举行首,订立行规。
沈蕙娘正将那帖子递去,教方明照接过相看,却忽听得外头珠帘一响。
沈蕙娘抬头瞧去,原是方宝璎进了屋。 ↑返回顶部↑
沈蕙娘忙起身谢礼,与几个侯府来客赏些沾喜钱,又教人领着入了席,好生款待一回。
方宝璎见得这等阵仗,满面上欢喜劲头,倒比自家得了厚礼还盛三分。
当下好生得意,扬声便与众人笑道:原不是我夸口,蕙姐手艺人品,没一样不好的。打她入了绣庄,便想过几日苦日子,也断没这门路。更不必说今日又得侯姥这般抬举,何等门庭生辉的喜事!
一面把眼将沈蕙娘一睃,愈发笑得没眼缝儿,续道:似我蕙姐这等好人儿,正是打着灯笼也寻不着的。偏生入了我明月绣庄,还肯这般疼顾我,可不显着我天大造化么?当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沈蕙娘面颊微热,正待言语,满堂早是笑浪掀顶。
方明照亦是笑骂道:你瞧这小油嘴,几杯寿酒便灌昏了头!蕙娘的好处,满越州城谁人不知?你自家关起门的私房话,竟也浑拿到大庭广众下胡吣,没得惹人笑话!
一面与众人道:列位贵客恕罪,我这两个孩儿尽日蜜里调油,这宝娘更是三句离不得娘子,一提蕙娘短长,嘴上便没个把门儿的,倒教诸位见笑了。
沈蕙娘忙满斟手中杯盏,与众人举杯,接过话头,好生恭谦道:往前小庄侥幸经营,多赖诸位贵客照拂。今日又得诸位赏脸上座,正是蕙娘之幸。且受我敬一杯罢。
方宝璎吐一吐舌,也笑嘻嘻跟着敬了一回。
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阗,直闹至申牌时分,方才散了。
眼见外客尽去,又有沈桂娘自书院散学归来,方明照便教人收拾了后头暖阁,摆下一桌小宴,自家人说些体己话。
沈蕙娘往房中换了一身家常衣裳,到得暖阁时,方明照与沈桂娘早落了座,正一处说话。
沈蕙娘坐下,不曾见着方宝璎,便问道:怎的倒不见宝妹?莫不是白日里吃多了酒,身子不适怎的?
第二十八章
方明照只笑道:谁知她又钻到哪处淘气去了?横竖她自有主意,淘气够了,也便来了,你且不消悬心。
沈蕙娘这才安了心,转与沈桂娘关切些书院日常、功课之事。
沈桂娘一一答过,只取出一方素色绸帕,与沈蕙娘递将过来,抿着嘴笑道:祝阿姐生辰喜乐。我自家绣来,比不得阿姐手艺,阿姐且莫笑我,胡乱使来便了。
沈蕙娘忙接过来,只见上头绣得一丛幽兰、数茎修竹。虽是图形简朴、绣工稚拙,然而其中心意,却犹胜传世绣品百倍。
她指尖将那幽兰修竹细细摩挲一回,只温声笑道:痴孩儿,阿姐心中欢喜犹不及,怎会笑你?
一面又拉过沈桂娘手来,翻过掌心瞧了一回,却问道:可曾扎了手不曾?这般细皮嫩肉的,没得将你疼坏了!
沈桂娘只含笑摇头。
方明照笑吟吟将她两个瞧觑,也往一旁侍人手中,接过个长条锦盒来。
方明照开了那锦盒,原来是一对金玲珑寿字簪儿。但见那簪头上是个白玉雕琢的寿字,又镶嵌些五彩宝石,端的玲珑剔透。
她取出那寿字簪,与沈蕙娘簪至发间,一时满目慈怜,轻将沈蕙娘鬓边一抚,柔声道:好孩子,不过几个月光景,未教你多享些清福,家中庄上诸事,倒这等累你!今日逢着你大日子,我也没什么稀罕物,只挑得这簪子与你把玩。
沈蕙娘应道:母亲快休说这话。平日多赖母亲信任,才有蕙娘今日,怎会觉累?能得母亲这般厚爱,正是蕙娘的福分。
三个又说一阵话,沈蕙娘便向袖中取出一封泥金帖子来,说道:今日夏员外遣人送礼时,还附上这封行会请帖,一齐送来。
原来出月初一日,正是越州绣行行会初立之时。夏银凤便下了帖子,邀行会中各大绣庄,往城东会仙楼聚首,选举行首,订立行规。
沈蕙娘正将那帖子递去,教方明照接过相看,却忽听得外头珠帘一响。
沈蕙娘抬头瞧去,原是方宝璎进了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