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那小布袋里头,有那黄纸朱砂、叠作三角的安康符;有那红布缝就、装了庙土的小香包;还有那五彩丝线缠成的精巧络子。
  那大小不一、各式各样,乞求平安的物件,满满当当,直装了一袋子。
  王杏枝颤着手,拿起一张灵符,认得是宋巧云惯去的城隍庙开的;又拿起一个绢包,上头针脚细密扎实,分明是孙秀君的手艺;再拿起一个五彩络子,那样式却是苏良往日里戴过的。
  旁的物儿,虽也未写明谁人所与,她却也能相认一二。
  原来是绣庄中众工人闻得风声,心下记挂,又恐当面说来,反与她添些烦扰,这才暗中说定了,一齐与她送来些祈福之物。
  王杏枝再忍不得,当下倚着柜子,将那连日未尽之泪,痛痛快快淌了干净。
  且说王杏枝既卸下心中一块大石,自然将精神抖擞起来,尤胜先时百倍。
  她白日里在绣坊做活时,那飞针走线间,端的手底生风。孙秀君见她如此,心中也自是舒一口气。
  两个你传我递,同心合力,不消多时,便将前几日耽搁的功夫尽数追补回来。不过七八日光景,竟赶在生辰会前一日,齐齐整整收了针,将那绣活妥帖交上了。
  众人见了,都欣喜不已,皆候着在那生辰会上,好生教旁人见识绣庄手艺。
  捻指便到那雪团儿生辰会正日。
  沈蕙娘与方宝璎打选衣帽光鲜,便是携了贺礼,一齐迳往侯府中来,依序同落了座。
  第二十四章
  这日侯府中陈设铺排,比之前晌重阳赏猫雅集,更添十分珠围翠绕,好不隆重热闹。
  那雪团儿在上首,仍是静静儿卧在侯姥膝上。它今日也凑趣,套上一件福寿团花的衣衫,瞧来愈发显得憨态可掬。
  及至献礼时节,各色奇珍异宝,争先恐后,只如流水一般献上。一时之间,园中便更如跌进聚宝盆中一般,直教四下里珠光宝气,晃得众人眼花缭乱。
  轮着徐清徽与史琼兰,两个联袂上前,献上一卷《猫儿戏春图》。
  只见史琼兰丹青妙笔,将那猫儿园中扑蝶、戏球、酣睡,种种憨态,活灵活现,尽绘卷中。徐清徽则题诗其上,端的是字字珠玑、笔走龙蛇。
  那昌平侯细细瞧来,便是抚掌称妙,含笑赞道:好一双才子!这雪团儿画得灵动,诗也题得妙,端的是珠联璧合!
  当下赏过,两个自谢恩归席不提。
  方宝璎坐在下头细瞧,早在腮边吊出个促狭笑影来,只抬肘轻将沈蕙娘一碰,说道:你且瞧她两个,这般眉目传情的样子,活似将眼珠子生在人家身上了!想前番作画写字时节,眼儿怕是也不曾瞧着,竟没将笔头落歪了,怪道是才子呢!
  沈蕙娘笑道:偏你这冤家眼尖嘴利,整日里尽拿人家编排。她两个不过都爱些书画的雅事,怎的到了你嘴里,却似拜了堂一般。
  方宝璎嗳呀一声,只道:方才下那台子时,史小姐一时没瞧脚下,险险踩空了,徐世姐手伸得那般快!这顶顶留心的样子,你怎的却半分瞧不出!
  一面犹是掩嘴笑道:徐世姐那等冷灶膛似的脾性,如今竟也教人捂热了!前晌我们成亲,她吃了我们恁多好酒好菜。落后她成亲时,我少不得先饿上三天三夜,好将她徐府吃空了!
  沈蕙娘听得这话,也不由轻笑,只道:好个促狭鬼。
  又轮着那品香绣庄,只见夏银凤献上个绣墩儿去。
  那绣墩乃是金线银丝织就、珍珠宝石相缀,自与旁的不同。
  先见下头绣墩,尽数为绣袱所掩。那绣袱面上,琼楼玉宇连绵耸立,皆隐于仙山飘渺间,正绣得瑶池天宫景象。
  再瞧上头,却正连着个锦缎制成的猫窝,缎面尽绣云霞流转。猫儿躺在里头时,真似个腾云驾雾的瑞兽。
  满堂宾客见得此物,无不啧啧称奇,只道此物一出,谁与争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