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下里正听至紧要处,一时纷纷催促不迭。
  那说书人笑嘻嘻将眼往下头扫了一圈,方清一清嗓子,续了话头:原来那绣屏乃用同心绣的手艺作成,绣的本是《母子学步图》。透了光时,那影儿竟又成了《母送游子图》!这绣屏搁在堂中,母子两个日日见影,孩儿念起生养之恩,母亲念起育儿之喜。再思想那怄气之事,皆后悔不迭,当下和好如初。
  四下里听罢,一时皆是议论纷纷,都道这同心绣有些奇效,待明日铺子开张,定要买些归家去。
  方宝璎在楼上观得此状,早是眉飞色舞,扭脸与沈蕙娘道:城中各处茶馆酒肆,我教人编了七八个本子,专讲这同心绣如何教亲人和睦、家宅安宁。沈管事且瞧,这银子使得可值当?
  沈蕙娘早是看得呆了,当下拱手道:小姐这般妙计,我自愧不如也。
  方宝璎笑道:晓得姑奶奶厉害了?待会儿上庙会时,尚有妙计候着呢,你且助我行事便了。
  坐至掌灯时分,两个迳往庙会来,端见灯明似昼、人潮如沸。
  方宝璎牵了沈蕙娘衣袖,笑道:这般人挤人的,你可须挨紧了我才好。仔细教哪个娘子迷了眼,飘着脚便跟人家去了。
  沈蕙娘应道:好端端的,我却瞧人家作甚?眼见时辰便到了,我们且快些往那姻缘庙过去罢。
  方宝璎嗔道:那姻缘庙又长不得两条腿出来,平白丢下人跑走了,偏你这般慌脚鸡似的!
  一面拉着沈蕙娘,自往姻缘庙那头去了。
  不一时,两个往人堆里挤将来,转到姻缘庙前空地。
  那空地之上,早围出一圈儿地来,往里头铺了一张鸾凤和鸣纹的大方毯,权作场地。
  后头搭架子悬着一块方匾,题写七夕情人会数个泥金大字。迎着百十盏花灯,愈发显得鲜亮。
  那毯上早立得数对爱侣,个个儿跃跃欲试,正待今夜夺个彩头。
  原来这情人会乃越州一年一度的盛会,专在七夕这日,设下三道关卡,寻出那最是相宜相契、情投意合的,为姻缘树挂头彩。
  两个一齐过来,与围外娘子说知。那娘子往花名册上记了名姓,便教她两个入围去了。
  头道关卡,沈蕙娘与方宝璎乃背对而立,听那司仪相问,各自执笔作答,所写相同方为胜。
  但听那司仪连问数题,无非何处初逢几时定情年小者喜食何物年长者喜穿何色等此类题目。
  沈蕙娘与方宝璎既在同个屋檐下过活,尽日里相对,诸般应答自不在话下。待司仪问毕了,举起那作答纸笺一瞧,竟是无一相异。
  围观者一时啧啧称奇,直道二人将彼此放在心窝子里,凡相关之事,桩桩件件皆记得周详。
  方宝璎把眼一睃沈蕙娘,分明唇角微扬,偏生哼一声道:我还道沈娘子只知那些个针线绣棚的事儿呢。
  沈蕙娘亦不意她竟记得这许多事宜,一时心头轻动,不觉微笑。
  及至第二道关卡,沈蕙娘与方宝璎十指相扣,同执一股红丝线,须要连着穿过九个细如毫发的针孔,方可取胜。
  方宝璎向来不爱这等精巧工艺,此番握了那红丝线,指尖便有些发颤。再瞧那针眼,只觉比芝麻粒还要小些,当下便有些犯愁。
  沈蕙娘觑她如此,只温声道:莫慌,只瞧着那针孔,手上随了我便是。你我心气儿一处,没个不成的。
  方宝璎听得此话,倒当真将心定下几分来。她且随沈蕙娘一同引着那红丝线,朝着针眼递去。
  凝神屏气间,那红丝线稳稳当当穿过头一个针眼去,端的分毫不差。
  方宝璎愈发静了心,只随了沈蕙娘牵引,一齐将那红丝线左穿右引,闪转腾挪,不过半盏茶功夫,竟当真将那九个针眼尽皆穿过。
  四下里立时惊叹不已,纷纷拍手赞道:好一对心手相连的娘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