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3)
但他很快就不意外了,因为这段rap太妙了,它从歌词内容到唱腔,全无耍酷、炫技的感觉,一点都没切断此前营造的氛围。
这个part像神明低语,像对命运的叩问,又像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劝慰,到最后多重情绪叠加,甚至达到了振聋发聩的程度。
没有一个rapper能拒绝这段神乎其技的rap,Zoey也不例外,他听得眼睛都瞪圆了。
最终段落,管风琴恰到好处的加入,让歌曲的能量和情绪都抵达巅峰,世界线收束,故事即将迎来结局。
洛嘉以为宏大的故事同样会迎来用长音、低音演绎的深沉结尾,有始有终。但《皈路》又让他意外了,歌曲最终的旋律甚至可以说是清灵、悦耳,这种质感他联想到了月下的雾凇,晶莹、透明。
如果说《浮世梦我》是靠人间烟火、熙熙攘攘来传达“盛大”的听感,那《皈路》则是用歌曲的叙事感震慑人心。它不像男团歌,更像是电影的主题曲。
连它的编舞也不像男团舞,像是舞台剧或者音乐剧才会有的舞蹈,很多群舞动作,观赏性和整体性极强。视频里的舞者们一看就有多年的现代舞功底,动作飘逸不羁,如同流风回雪。
这首歌听在不同人的耳中,故事大抵也是千人千面。在洛嘉心里,他仿佛看见一个踏上征程的旅人,听遍了风声呼啸,见惯了日照金山,趟过被月色浸透的、冰川脚下雪水融成的溪流。
旅人也曾迷茫无措,也曾痛苦失意,但他最终,化作了天地间最不受束缚、最自由洒脱的那朵云。
“这首歌给我们唱真的没问题吗?”有练习生小心翼翼问道。
“写歌的老师亏大发了。”
“导播老师真的没播错视频吗?这歌其实是哪部未上映大片的主题曲吧……”
洛嘉飞速又短暂地瞄了一眼对面的程越安,企图从他的表情看出点“谁是这首歌作者”的端倪。
但程越安现在不像吃瓜群众或者气氛组了,此时的他微拧着眉,抱臂垂着眼帘,看起来有点严肃。
所以程越安也被这首歌震撼到,沉浸在歌曲的情绪里还没出来吗?洛嘉有点不确定了,但他还是觉得,这首《皈路》表达情感的方式,很“Yvan Cheng”。
让洛嘉细说的话,其实他也说不出来具体为什么。但是他好歹也是唱过程越安两首歌的人了,在《追光》和《季候风》都当了C位。他本就是敏感纤细的性格,能体会到歌里潜移默化的、属于作者的痕迹。
“这歌……应该是程老师写的吧?”邹放与身旁的练习生讨论道。
“不一定,我觉得也很像54老师的风格,毕竟她写了很多大场面,而且歌里也有她最爱的管弦。”
“确实。”邹放点了点头,“《浮世梦我》和程老师成名作《焰空》给人的感觉也很像,洒脱又自由。”
“你怎么不说《浮世梦我》其实和《追光》也很像?都想要我们的命。”孟长宇插了句嘴,“而且《追光》程越安也参与作曲了。”
练习生们闻言,又回忆起被主题曲《追光》硬控、折磨的那三天,有人不禁打了个激灵。
但其实孟长宇心里在窃喜,因为《浮世梦我》和《皈路》一听就不是Deck老师的歌。这两首歌都不好唱,他庆幸自己免于一劫,尤其是《浮世梦我》,简直不是人唱的。
大屏幕再次暗下,显现出第三首歌的名字《Wonder》。标志性的迷幻又性感的电子音效响起,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首歌肯定是Deck老师写的。
工业风、电子元素、对人声的失真处理,这些就像Deck作品里的水印。
其实这些元素并不小众,被广泛应用于男团歌里,但是Deck就是有本事把老生常谈的东西玩出花来。几种常见的乐器、声效在他手里,能排列组合出无数种新的可能。
孟长宇在vocal方面一直很自傲,但他其实对歌曲的概念理解向来很一般。在原公司引力波练习时,同期练习生们在老师面前能把歌曲概念讲述得天花乱坠,消化得如鱼得水。
只有孟长宇觉得自己大脑空空,现场演绎“这知识它不进脑子啊.jpg”。他好似想不出任何画面感,只能说出帅气、酷炫这种很没有针对性的词。
但是Deck的这首《Wonder》不一样。
孟长宇只听了第一小节,夜空、霓虹灯、高楼大厦就浮现在他的眼前。
邹放听到这首歌时,脑海中的画面和孟长宇的想象中差不多。他觉得,《Wonder》的旋律有一种在夜幕降临的城市高楼上跑酷的感觉。 ↑返回顶部↑
这个part像神明低语,像对命运的叩问,又像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劝慰,到最后多重情绪叠加,甚至达到了振聋发聩的程度。
没有一个rapper能拒绝这段神乎其技的rap,Zoey也不例外,他听得眼睛都瞪圆了。
最终段落,管风琴恰到好处的加入,让歌曲的能量和情绪都抵达巅峰,世界线收束,故事即将迎来结局。
洛嘉以为宏大的故事同样会迎来用长音、低音演绎的深沉结尾,有始有终。但《皈路》又让他意外了,歌曲最终的旋律甚至可以说是清灵、悦耳,这种质感他联想到了月下的雾凇,晶莹、透明。
如果说《浮世梦我》是靠人间烟火、熙熙攘攘来传达“盛大”的听感,那《皈路》则是用歌曲的叙事感震慑人心。它不像男团歌,更像是电影的主题曲。
连它的编舞也不像男团舞,像是舞台剧或者音乐剧才会有的舞蹈,很多群舞动作,观赏性和整体性极强。视频里的舞者们一看就有多年的现代舞功底,动作飘逸不羁,如同流风回雪。
这首歌听在不同人的耳中,故事大抵也是千人千面。在洛嘉心里,他仿佛看见一个踏上征程的旅人,听遍了风声呼啸,见惯了日照金山,趟过被月色浸透的、冰川脚下雪水融成的溪流。
旅人也曾迷茫无措,也曾痛苦失意,但他最终,化作了天地间最不受束缚、最自由洒脱的那朵云。
“这首歌给我们唱真的没问题吗?”有练习生小心翼翼问道。
“写歌的老师亏大发了。”
“导播老师真的没播错视频吗?这歌其实是哪部未上映大片的主题曲吧……”
洛嘉飞速又短暂地瞄了一眼对面的程越安,企图从他的表情看出点“谁是这首歌作者”的端倪。
但程越安现在不像吃瓜群众或者气氛组了,此时的他微拧着眉,抱臂垂着眼帘,看起来有点严肃。
所以程越安也被这首歌震撼到,沉浸在歌曲的情绪里还没出来吗?洛嘉有点不确定了,但他还是觉得,这首《皈路》表达情感的方式,很“Yvan Cheng”。
让洛嘉细说的话,其实他也说不出来具体为什么。但是他好歹也是唱过程越安两首歌的人了,在《追光》和《季候风》都当了C位。他本就是敏感纤细的性格,能体会到歌里潜移默化的、属于作者的痕迹。
“这歌……应该是程老师写的吧?”邹放与身旁的练习生讨论道。
“不一定,我觉得也很像54老师的风格,毕竟她写了很多大场面,而且歌里也有她最爱的管弦。”
“确实。”邹放点了点头,“《浮世梦我》和程老师成名作《焰空》给人的感觉也很像,洒脱又自由。”
“你怎么不说《浮世梦我》其实和《追光》也很像?都想要我们的命。”孟长宇插了句嘴,“而且《追光》程越安也参与作曲了。”
练习生们闻言,又回忆起被主题曲《追光》硬控、折磨的那三天,有人不禁打了个激灵。
但其实孟长宇心里在窃喜,因为《浮世梦我》和《皈路》一听就不是Deck老师的歌。这两首歌都不好唱,他庆幸自己免于一劫,尤其是《浮世梦我》,简直不是人唱的。
大屏幕再次暗下,显现出第三首歌的名字《Wonder》。标志性的迷幻又性感的电子音效响起,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首歌肯定是Deck老师写的。
工业风、电子元素、对人声的失真处理,这些就像Deck作品里的水印。
其实这些元素并不小众,被广泛应用于男团歌里,但是Deck就是有本事把老生常谈的东西玩出花来。几种常见的乐器、声效在他手里,能排列组合出无数种新的可能。
孟长宇在vocal方面一直很自傲,但他其实对歌曲的概念理解向来很一般。在原公司引力波练习时,同期练习生们在老师面前能把歌曲概念讲述得天花乱坠,消化得如鱼得水。
只有孟长宇觉得自己大脑空空,现场演绎“这知识它不进脑子啊.jpg”。他好似想不出任何画面感,只能说出帅气、酷炫这种很没有针对性的词。
但是Deck的这首《Wonder》不一样。
孟长宇只听了第一小节,夜空、霓虹灯、高楼大厦就浮现在他的眼前。
邹放听到这首歌时,脑海中的画面和孟长宇的想象中差不多。他觉得,《Wonder》的旋律有一种在夜幕降临的城市高楼上跑酷的感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