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3)
客厅里嘈杂,温迎调动积极性应付了会儿,见那正值高三的女生也兴致缺缺,便寻了个理由,两人出去买奶茶喝。
温迎难以集中注意力,饶是有成为知心姐姐的自觉,可在脑海里想了几种开场白,都一一否定掉。
是高三生先开口,问她:“学姐,薛阿姨说你在央大读中文系,可我记得你是理科生。你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温迎眼睫颤了下,很快露出毫无破绽的笑,回答:“因为我从小喜欢文学。”
温迎大概是怕被问起既然这样为什么高中时要学理科,所以她一反今天的沉默,话痨地说起自己因为热爱,初中便自学完高中的语文历史书,对各种文学常识如数家珍。
但那高三生一根筋,没看出成年人隐晦的逃避,又或者是温迎说的太多,反倒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所以,她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既然这么喜欢,为什么要选择理科呢?”
对于这个问题,温迎一开始的答案便很清晰。
她热爱文学,文科的成绩一向拔尖,理科则过于惨淡,偏科偏得严重。
她记得高一有次小考,语文作文满分60分,她是全年级唯一一个上55分的,而也是那次考试,她的物理成绩比作文分数还要低。
这一度被学校老师拿来当作女孩子学不好理科的佐证。几几班的那个谁谁谁,60分的作文拿55分,而100分的物理卷子,只能考三四十。云云。
温迎天生反骨,这种话听多了,心中暗自较劲儿,特别想为自己,也为所有女孩子证明,她们女生不是学不好理科。
于是她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毅然选择了理科。
时过境迁,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但肯定算不上失败。因为她凭优异的理科成绩考进了北央大学。
“我被调剂到的专业很差劲儿,而且进了大学才知道,有天赋有努力的理科天才如过江之鲫,而我浪费自己天赋,试图靠热血努力打破偏见的行为很蠢。所以我在大学转了专业。”
“那一定要付出很多精力吧。”眼神清澈单纯的女生感慨道。
温迎笑笑,风轻云淡地说:“和又经历了一次高考差不多,不过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还算顺利。”
话匣子打开,高三生来了分享沟通的兴致,很快变得话密,简单聊了几句文理科大学专业的事,又说起自己备考的苦恼。
温迎大多时间倾听,时不时说几句自己当年的经历。
她说,在高中选择理科后,她的状态其实并不好。她的学习能力,让她在大量训练后,很快脱颖而出。但升到高三,所有同学的训练量都跟上来,温迎那点儿细微优势不复存在。
加之高三那年,她的学习状态多少受到在班上处境的影响,所以高考完后,她分都没敢估,只觉自己考砸了。
谁曾想,那年题目难,各大高校分数线创下历史新低。温迎的成绩竟然还不错,侥幸被央大录取。
但她始终没说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被消磨没了自信心。在泳池让蔺樾赔自己一个男朋友时,她还没意识到这个事实。
随着温家和蔺家的矛盾激化,温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两家的差距,以及她和蔺樾的差距。
他俩的差距不仅局限在家境上,还有个人成长中。
蔺樾总有一种四两拨千斤便能把事情处理好的能力,温迎眼中的理科学霸,要么是特意跳脱没心没肺,玩心很重的,要么戴着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镜,闷葫芦似的那种男生,蔺樾两边都不沾,他谦卑内敛,温良文雅。
大概正因为这种气质,让他在处理学习以外的事情时,也能驾轻就熟。
温迎则恰恰相反。虽然温迎同样认为自己不具备文科学霸的特质,不同于理科学霸在群体中的鲜明,文科学霸很接地气,不会是个人风格很鲜明的人,大概这跟文科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学科有关吧。温迎不是这样的人,她有很硬的反骨,这导致她容易冲动,经常在不动声色中把自己的事情搞砸。
她搞砸了自己的学习轨迹,也搞砸了和蔺樾的关系。 ↑返回顶部↑
温迎难以集中注意力,饶是有成为知心姐姐的自觉,可在脑海里想了几种开场白,都一一否定掉。
是高三生先开口,问她:“学姐,薛阿姨说你在央大读中文系,可我记得你是理科生。你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温迎眼睫颤了下,很快露出毫无破绽的笑,回答:“因为我从小喜欢文学。”
温迎大概是怕被问起既然这样为什么高中时要学理科,所以她一反今天的沉默,话痨地说起自己因为热爱,初中便自学完高中的语文历史书,对各种文学常识如数家珍。
但那高三生一根筋,没看出成年人隐晦的逃避,又或者是温迎说的太多,反倒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所以,她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既然这么喜欢,为什么要选择理科呢?”
对于这个问题,温迎一开始的答案便很清晰。
她热爱文学,文科的成绩一向拔尖,理科则过于惨淡,偏科偏得严重。
她记得高一有次小考,语文作文满分60分,她是全年级唯一一个上55分的,而也是那次考试,她的物理成绩比作文分数还要低。
这一度被学校老师拿来当作女孩子学不好理科的佐证。几几班的那个谁谁谁,60分的作文拿55分,而100分的物理卷子,只能考三四十。云云。
温迎天生反骨,这种话听多了,心中暗自较劲儿,特别想为自己,也为所有女孩子证明,她们女生不是学不好理科。
于是她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毅然选择了理科。
时过境迁,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但肯定算不上失败。因为她凭优异的理科成绩考进了北央大学。
“我被调剂到的专业很差劲儿,而且进了大学才知道,有天赋有努力的理科天才如过江之鲫,而我浪费自己天赋,试图靠热血努力打破偏见的行为很蠢。所以我在大学转了专业。”
“那一定要付出很多精力吧。”眼神清澈单纯的女生感慨道。
温迎笑笑,风轻云淡地说:“和又经历了一次高考差不多,不过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所以还算顺利。”
话匣子打开,高三生来了分享沟通的兴致,很快变得话密,简单聊了几句文理科大学专业的事,又说起自己备考的苦恼。
温迎大多时间倾听,时不时说几句自己当年的经历。
她说,在高中选择理科后,她的状态其实并不好。她的学习能力,让她在大量训练后,很快脱颖而出。但升到高三,所有同学的训练量都跟上来,温迎那点儿细微优势不复存在。
加之高三那年,她的学习状态多少受到在班上处境的影响,所以高考完后,她分都没敢估,只觉自己考砸了。
谁曾想,那年题目难,各大高校分数线创下历史新低。温迎的成绩竟然还不错,侥幸被央大录取。
但她始终没说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被消磨没了自信心。在泳池让蔺樾赔自己一个男朋友时,她还没意识到这个事实。
随着温家和蔺家的矛盾激化,温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两家的差距,以及她和蔺樾的差距。
他俩的差距不仅局限在家境上,还有个人成长中。
蔺樾总有一种四两拨千斤便能把事情处理好的能力,温迎眼中的理科学霸,要么是特意跳脱没心没肺,玩心很重的,要么戴着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镜,闷葫芦似的那种男生,蔺樾两边都不沾,他谦卑内敛,温良文雅。
大概正因为这种气质,让他在处理学习以外的事情时,也能驾轻就熟。
温迎则恰恰相反。虽然温迎同样认为自己不具备文科学霸的特质,不同于理科学霸在群体中的鲜明,文科学霸很接地气,不会是个人风格很鲜明的人,大概这跟文科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学科有关吧。温迎不是这样的人,她有很硬的反骨,这导致她容易冲动,经常在不动声色中把自己的事情搞砸。
她搞砸了自己的学习轨迹,也搞砸了和蔺樾的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