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日草丛茂盛,风吹动不远处的半人高的树丛,唰唰唰的声音,一个和草丛融为一体的暗影悄悄离去。
  这么一拖延,冯崇来到京城城门口时,已经天黑,队伍停下高耸的城门前,冯崇带着冯安在城门下,冯安眼神一暗,在黑夜的掩饰下,无人看到。
  冯崇副将对守城的侍卫高喊,“不知今日是哪位将军守城,我们乃是冯将军麾下,今日和冯将军戍边归来,还请打开城门,放我们出去。”
  城门口的人早做好了准备,于是有人下来,恭敬的站在冯崇买下拱手,“冯将军,您回来了。”
  他翻身下马,同样拱手,“李大人,今日怎么是您亲自守城。”冯崇心中疑惑,这李元冰乃是礼部的人,怎么来守城了。
  李元冰道:“皇上早就听说冯将军近日要回来,特别派我等恭候多日。”
  冯崇心中疑惑,但是面上感恩戴德,就要朝皇宫的方向跪下谢恩,可弯头后,他被李元冰扶起来,“皇上说了,将军是功臣,这么多年再北地戍边辛苦了,今日已经晚了,皇上说让将军在府中好好歇息一晚,明日再进宫。”
  “是,老臣遵命。”
  李元冰指了指后面的队伍,“那,这……”
  冯崇反应过来,他转身,让身后的人卸下手中的武器,下马牵着马儿进城,“皮子紧实些,进了城可不是在外面任由你们没规矩了。”
  众人齐声答:“是!”几十人的声音震得回响在寂静的天空。
  而夜色中,冯安的表情却有些怪异,这和之前的计划并不一样,难道是计划有变?
  可是为何不通知他呢,冯安微微低着头,沉默的跟着队伍进了城,罢了,进了城后,自然会知晓。
  将军府,深夜大门被敲开,下人定眼一看是归来的将军,一时间将军府灯火通明起来。
  杨氏终于见到了久未归的丈夫,心中酸楚,吩咐下人给他们爷俩和其他人备了吃的,待酒足饭饱,丈夫回了房。
  一进来,冯崇问起珍儿和泰儿的事情,杨氏才将这一年来的事情告诉丈夫,“如今阿泰不知去了哪里,阿瑛又……哎,老爷明日进宫可要问问阿泰是不是被皇上……”
  “胡说什么呢,阿瑛不是说阿泰曾经写信报过平安吗,若是皇上,怎会写什么平安信。”
  “可是……”杨氏心中还是觉得儿子的失踪和皇上多少有些关系,毕竟儿子在失踪前都是在宫中当值,失踪前那几日,她发现儿子心不在焉的,那之后儿子便失踪。
  宫中除了什么都不管的太后,又没有皇后妃嫔的,她想进宫打听也没人可见。
  现在丈夫终于回来,丈夫戍边有功,总可以向*皇上打听打听儿子的下落吧。
  “府中这两年还好吧。”冯崇问。
  杨氏虽然是继室,但她出生弘农,自小对朝局局势敏锐。
  知道丈夫这些年树大招风,自从丈夫出京后便深居简出,轻易并不参与京城这些人的明争暗斗。
  她看得明白,那些蹦跶得欢的不一定能笑到最后,那些隐忍不发的,是时机未到。
  丈夫问府中如何,其实是问她京中局势,她道:“将军有所不知,这一年皇帝被刺杀过两次,不过都有惊无险,瑞王年初的时候回封地了,留下裴世子在京城,春天时严州发生洪涝,全国上下粮价不可抑制的上涨,谁知咱们这位年轻的皇帝,不出两个月解决了,月前又有科举舞弊案,牵连出来的人家都被下了大狱。”
  妻子的话,让冯崇心中大惊,没想到这才登记三年的皇上如此有魄力,这几件事都不是小事。可他在边关未听说有什么大的动乱,足见皇上处理得好,才将局势稳稳掌控。
  他又想起长子的话,心中不由忧虑,皇上已经长成,瑞王想和皇上相争,难上加难。
  “那裴世子呢?”
  杨氏冷笑一声,在他看来裴昌不是个成大事的人,居然会纳孙家女入府为侍妾,光这一点,这个人便没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宽大的心胸,更何况裴世子和那几件事怕是脱不了干系,皇上没有降罪,要么是碍于瑞王,要么是在等待时机。
  她有一种预感,裴昌的死期不远了,最近京中风声鹤唳,她还是要给丈夫大大预防针的,可千万不可因为儿女之事,牵连进瑞王和皇上之争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