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但地点我来定。”简初继续说道。
“你还想耍什么花样?”张素心的语*气里充满了警惕。
“我爸的公司旧址,东四环外的那栋办公楼。”简初的声音,像结了冰的湖面,听不出任何情绪,“明天下午三点,你和他一起来。这是我唯一的要求。不然,你们一分钱也别想拿到。”
她说完,没有给对方任何反驳或追问的机会,直接挂断了电话。
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寂静。
简初站起身,走到阳台上。晚风吹起她的发丝,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拿出手机,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喂,是开锁的王师傅吗?我是简初。”她的声音依旧平静,“明天下午一点,麻烦您去一趟东四环外的宏远大厦A座11楼,帮我开一下门。对,是我父亲以前的公司。”
挂掉电话,她又给沈歆乔发去了一条微信:【明天下午三点,有空吗?陪我去办件大事。】
沈歆乔的微信几乎是秒回,只有一个字:【中。】
做完这一切,她才回到房间,从衣柜深处,拿出了一套她自回国后,就再也没有穿过的深灰色西装。她将西装挂在衣架上,用蒸汽熨斗,仔细地熨烫着每一个褶皱,直到它平整、挺括。
与此同时伦敦,一家位于Mayfair的私人会员制俱乐部里。
壁炉里的火安静地跳动着,将整个房间照得温暖而沉静。空气里弥漫着陈年雪茄和旧书的味道。
沈砚舟坐在一张Chesterfield沙发上,他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杯早已冷掉的咖啡。他对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英国绅士。他是欧洲最大的生物医药慈善基金会希望之光的负责人,亚瑟克拉克爵士。
“沈先生,”亚瑟的语调温和而考究,带着一丝老派正米字旗的审慎,“您的提案,我和我的同事已经看过了。坦白说,计划书做得非常漂亮,也很有远见。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那双蓝色的眼睛,像看透了世事一样,平静地注视着沈砚舟:“请恕我直言,骁岳集团在业界的行事风格,我们早有耳闻。一个以冷酷和高效著称的商业帝国,为什么会突然对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公益项目产生兴趣?我们需要一个理由,来说服我们这不仅仅是一场提升企业形象的公关秀。”
沈砚舟没有立刻回答。他知道,在这些掌管着巨额善款、见惯了各种资本游戏的老钱面前,任何商业层面的说辞都显得苍白。
他将面前那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轻轻地合上,推到了一旁。
“亚瑟爵士,”他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也更真诚,“这不是一场公关秀。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笔迟来的……债务。”
他抬起头,迎上对方探究的目光,第一次,将那段被他深埋的过往,对一个外人,缓缓道出。
“其实不久前,我的一位律师,一位非常……理想主义的年轻律师,动摇了我的想法儿。”
沈砚舟把简初的故事讲给他。
亚瑟安静地听着,眼神里那份审慎,渐渐被一种带着共情的情绪所取代。
“那个瞬间我才明白,”沈砚舟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资本本身没有善恶,但使用它的人有。它可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以成为在废墟之上,重建希望的基石。”
“我保下这个项目,成立基金会,不是为了作秀。我只是想用我的方式,去为了证明,商业和人性,并不永远站在对立面。”
他说完,整个房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壁炉里的火光,跳动在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里。
最终,亚瑟缓缓站起身,朝沈砚舟伸出了手。
“沈先生,”老爵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发自内心的敬意,“希望之光很荣幸,能与您这样一位有信念的资本家,成为盟友。”
沈砚舟也站起身,握住了那只手。
“合作愉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