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站了很久,然后才转过身,一步一步,朝着自己工位的方向走去。
  下班后,简初到点就走,她看着地铁的人有点儿拥挤,转头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着回家。
  回到屋内,她靠在门上,站了很久,直到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城市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投在玄关的地板上。
  她没有开灯,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随后走到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水,拧开,一口气喝了半瓶。
  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那颗因愤怒和悲痛而灼烧的心,暂时冷却了下来。
  然后,她走到书桌前,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她没有处理工作,而是点开了一个经过三重加密的文件夹。输入密码后,霍斯庭发来的那些文件,再一次铺满了整个屏幕。
  这一次,她的眼神里不再有震惊和痛苦,而是十分冷静,她知道此刻这些东西是她唯一能够拿回属于自己东西的筹码,她不能被任何私人情绪而干扰。
  她新建了一个文档,文档的标题,她只敲下了两个字——“清算”。
  她将所有证据链,按照时间线、人物关系和资金流向,重新梳理,制作成一张错综复杂的思维导图。
  张素心、她的现任丈夫、父亲的公司、那笔境外的做空资金……每一个节点,都被她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清晰地标注出来。
  她很清楚,仅凭霍斯庭给的这些涉及海外账户和复杂金融工具的证据,很难在国内的司法体系下,快速将他们定罪。那将是一场耗时极长的官司,充满了变数。
  她需要一个更直接、更致命的武器。一个能在中国法律框架内,将他们一击致命的突破口。
  她的手指在触摸板上飞快地滑动,目光在一份旧的审计报告上猛地停住。
  那是一份几年前,她父亲公司破产前最后一次年审的报告附件。在一长串供应商的名单里,一个不起眼的名字,被她用红色的框圈了出来——华科创投。
  根据报告,在公司资金链断裂前的一个月,有一笔高达五百万的技术咨询费,被支付给了这家当时刚刚成立的空壳公司。而批准这笔款项的人,是当年公司的财务总监,钱德松。
  简初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她立刻调出张素心现任丈夫的背景资料,在那个人早期创建的众多空壳公司里,她找到了华科创投这个名字。
  线索,在这里对上了。
  与此同时,骁岳集团总部顶楼,沈砚舟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他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进行一场跨国视频会议。屏幕上,是几位骁岳集团董事会的核心成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和质疑。
  “砚舟,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沉声说道,“F-Project是个无底洞。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去牺牲眼前的利润,这对股东们无法交代。”
  “王董,”沈砚舟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沉稳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我不同意。这不是牺牲,而是一项投资,一项对骁岳未来声誉的投资。我今天想和各位探讨的,不是要不要保留这个项目,而是如何保留。”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亮起了一份PPT。那份PPT的首页,正是简初通宵一夜为他做出的、关于成立非盈利基金会的替代方案。
  “我的计划是,将项目剥离,成立独立基金,引入外部公益资本……”他开始冷静而有条理地,阐述着那个曾被他否决,如今却被他视为唯一可行路径的方案。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简初的也并不是毫无头绪,她也找到了第一个目标。
  她关掉所有文件,打开了律师专用的内部信息库和人脉网络,开始搜索钱德松这个名字。半小时后,一个地址和电话号码,出现在了她的屏幕上。
  那位早已退休如今隐姓埋名的财务总监,就住在北京西三旗的一处老旧小区里。
  西三旗可真够远的,之前有男生想追简初,说自己住西三环,简初直接一个回绝,跟他谈恋爱,比开车去趟廊坊都远。
  第二天清晨,简初没有去律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