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精神体究竟存在于哪里?这个问题到现在都含糊不清。
精神体究竟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人能答得出来。
对于一个展开了精神图景的觉醒者,现有的研究已经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觉醒者通过锻炼和刺激唤醒自己的精神体。一般而言,觉醒后1~2个月内就能唤醒,超过三个月才唤醒精神体的是极少数,怎么做都无法唤醒精神体的也有,凤毛麟角。
举个例子,康回星觉醒者学校建校数百年,培养出的觉醒者数以亿计,只出了十五例觉醒者无法唤醒精神体的事例,最近50年内,更是只有余昼这一个例子,还是假装的,某种程度而言,简直比SSS级哨兵还珍惜!
“……精神体是人类心灵的映照,人类个体的特性会影响到精神体的特性,什么意思?性格有毒的人会唤醒有毒的精神体吗?那精神体有触手反应了人类的什么特性?”
“……即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双胞胎,接受同样的教育,有同样的生长环境,也不一定会唤醒相同的精神体,大部分都只是特性近似,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精神体研究实验的双胞胎志愿者会唤醒完全不同、甚至是特性相反的精神体,根据之后的跟踪调查,某些双胞胎的精神体会产生协同合作的效果,实现1+1>2,而某些双胞胎的精神体却会互相妨碍,完全无法合作……”
“……x教授提出的情绪影响论,并设计了相关实验……y教授反对情绪影响论,并提出性格决定论,涉及了相关实验……z教授认为精神维度已经完全超脱出现实世界,是人类尚且不能触碰的领域……”
“……与精神体的沟通技巧……”
“……如何更有效地调动精神体参与协作……”
余昼边看资料边做笔记,学得头昏脑胀,还处在探索阶段的学科就是这点不好,科学家们提出了大量假设性理论,哪个都还没得到百分百的证实,偏偏哪个都是重点,都要考。
他心里暗自嘀咕:不是说唤醒了精神体之后上手很快吗?要不,直接试试实操?
说试就试。
余昼心神沉入精神图景。
精神图景很奇妙,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形态,很多时候,他觉得这是一种感觉,而非实在。
余昼的精神图景是一层浅浅的海,没有海面,晴朗阳光透过蔚蓝的海水,照得海底沙滩上白色的细沙莹莹生光。
他的海是寂静的,无波无澜,也没有生命。
这次他进入,空荡荡的海底沙滩上却多了一样东西。
一只小小的、珍珠白色的蚌。
感觉只有手掌大小,精致玲珑,蚌壳紧闭,静静躺在白色的细沙上,伪装效果拉满。
余昼欣赏着自己的精神体,只觉得哪一处都漂亮。
按照理论讲,我的心灵映照,是个蚌?这代表什么样的特性?
余昼尝试着操控精神体,当他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视角一分为二,一者是他自身的意识,一者是……蚌?
这种,这种难以形容的奇妙感觉!原来带壳生物是这种感觉!世界失去了可视的色彩,却在感觉中变得斑斓,他忽然对自己的精神图景有了更细微的感知,每一滴海水,每一缕光线,都如此特别!
余昼不由自主,将全部意识沉入精神体,他彻底变成了蚌,像是掀开了遮住眼睛的布,他清晰地感知到精神图景内的能量如何流动,光芒变成水滴,水滴变成沙砾,沙砾变成光芒,原来他的世界里没有太阳,所有光都来自自身。
这感觉太让人沉迷了!余昼彻底明白了精神体对觉醒者的重要性,没有精神体的觉醒者确实是“残废低能儿”!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说精神体唤醒后好上手,他现在感觉自己对精神力的操控能力都增强了,不是因为精神体的增幅,纯粹是因为对自己了解加深。
当他与精神体融为一体,操控精神力就不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种本能。
啊,海水在晃动,生出了风,海水跟随风流动,有了波澜,咦?奇怪,哪里来的风?
忽然,变成蚌的余昼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冲动,他想,他想张开蚌壳!
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 ↑返回顶部↑
精神体究竟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人能答得出来。
对于一个展开了精神图景的觉醒者,现有的研究已经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觉醒者通过锻炼和刺激唤醒自己的精神体。一般而言,觉醒后1~2个月内就能唤醒,超过三个月才唤醒精神体的是极少数,怎么做都无法唤醒精神体的也有,凤毛麟角。
举个例子,康回星觉醒者学校建校数百年,培养出的觉醒者数以亿计,只出了十五例觉醒者无法唤醒精神体的事例,最近50年内,更是只有余昼这一个例子,还是假装的,某种程度而言,简直比SSS级哨兵还珍惜!
“……精神体是人类心灵的映照,人类个体的特性会影响到精神体的特性,什么意思?性格有毒的人会唤醒有毒的精神体吗?那精神体有触手反应了人类的什么特性?”
“……即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双胞胎,接受同样的教育,有同样的生长环境,也不一定会唤醒相同的精神体,大部分都只是特性近似,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精神体研究实验的双胞胎志愿者会唤醒完全不同、甚至是特性相反的精神体,根据之后的跟踪调查,某些双胞胎的精神体会产生协同合作的效果,实现1+1>2,而某些双胞胎的精神体却会互相妨碍,完全无法合作……”
“……x教授提出的情绪影响论,并设计了相关实验……y教授反对情绪影响论,并提出性格决定论,涉及了相关实验……z教授认为精神维度已经完全超脱出现实世界,是人类尚且不能触碰的领域……”
“……与精神体的沟通技巧……”
“……如何更有效地调动精神体参与协作……”
余昼边看资料边做笔记,学得头昏脑胀,还处在探索阶段的学科就是这点不好,科学家们提出了大量假设性理论,哪个都还没得到百分百的证实,偏偏哪个都是重点,都要考。
他心里暗自嘀咕:不是说唤醒了精神体之后上手很快吗?要不,直接试试实操?
说试就试。
余昼心神沉入精神图景。
精神图景很奇妙,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形态,很多时候,他觉得这是一种感觉,而非实在。
余昼的精神图景是一层浅浅的海,没有海面,晴朗阳光透过蔚蓝的海水,照得海底沙滩上白色的细沙莹莹生光。
他的海是寂静的,无波无澜,也没有生命。
这次他进入,空荡荡的海底沙滩上却多了一样东西。
一只小小的、珍珠白色的蚌。
感觉只有手掌大小,精致玲珑,蚌壳紧闭,静静躺在白色的细沙上,伪装效果拉满。
余昼欣赏着自己的精神体,只觉得哪一处都漂亮。
按照理论讲,我的心灵映照,是个蚌?这代表什么样的特性?
余昼尝试着操控精神体,当他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视角一分为二,一者是他自身的意识,一者是……蚌?
这种,这种难以形容的奇妙感觉!原来带壳生物是这种感觉!世界失去了可视的色彩,却在感觉中变得斑斓,他忽然对自己的精神图景有了更细微的感知,每一滴海水,每一缕光线,都如此特别!
余昼不由自主,将全部意识沉入精神体,他彻底变成了蚌,像是掀开了遮住眼睛的布,他清晰地感知到精神图景内的能量如何流动,光芒变成水滴,水滴变成沙砾,沙砾变成光芒,原来他的世界里没有太阳,所有光都来自自身。
这感觉太让人沉迷了!余昼彻底明白了精神体对觉醒者的重要性,没有精神体的觉醒者确实是“残废低能儿”!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说精神体唤醒后好上手,他现在感觉自己对精神力的操控能力都增强了,不是因为精神体的增幅,纯粹是因为对自己了解加深。
当他与精神体融为一体,操控精神力就不再是一项技能,而是一种本能。
啊,海水在晃动,生出了风,海水跟随风流动,有了波澜,咦?奇怪,哪里来的风?
忽然,变成蚌的余昼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冲动,他想,他想张开蚌壳!
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