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他们做的酱海鲜,是田园临走前留下的方子,原本,田园是想留个卤肉的方子,那东西做出来颜色好味道好,吃一口还想第二口,可同样的,因着香味太霸道,在这村里根本瞒不住,田园考虑以后,还是留了这酱海鲜的方子。
  田园最开始做酱海鲜,是靠着自己空间里存货的各种调料,可后来调料用光,不光孩子们和陈海明,连她都想这一口。
  所以她后来琢磨着用现有调料做,开始做不出来那个鲜味,还是后来用小虾皮炒熟磨成干粉,靠着这个简易味精,才把味道做个差不离。
  她后来想过,这方子食材简单,用的就是海货的边角料,下河大队虽然不靠海,可到底离海近,镇上水产供应丰富,小鱼小虾小螃蟹这些东西,好买还不贵,这酱海鲜是小本买卖,不管挣多少钱,总比卖鞋底鞋垫强。
  田园不知道的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陈采风原本对这方子抱着迟疑态度,可田园说的对,不试试怎么也不知道成不成,她想来想去,还是打算试。
  那些碎海货很便宜,五分钱一斤,反而是葱姜蒜椒这些东西占了大头,可既然打算试,陈采风也没心疼,按照田园的方子,没缺斤没少两,做了小半缸。
  一斤的海鲜下去,这一泡发,杂七杂八能出两斤的东西,那就是七八碗,她也没改价,就按照田园的说法,让李来福卖一毛钱一碗。
  最开始,两口子忐忑不安,这一毛钱一碗的卖,那利润可是不小,第一天李来福背着背篓去卖,只卖出去三四碗,就这,他已经是乐得不行,要知道他卖鞋底鞋垫,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挣不着一毛钱。
  可让他惊讶的还在后头,第二天,前头几个来买的人又来不说,还拉了好几个人一起。
  之后一天接一天,他生意好到自己都不敢信。
  如今,他带着五六斤酱海鲜出去,都能卖个精光。
  这眼看着,家里日子一日好一日,两口子再没什么不高兴的。
  陈采风和李来福念叨几句家里的生意经,然后又忍不住夸田园,“我们老陈家可是有福的,你看小田多有本事,向兵还说呢,那两种口味的烤鱿鱼丝,都是她琢磨出来的,你看看这本事。”
  李来福如今对田园也有些迷之崇拜,他只盼着,“要是咱家娃有小田一点的聪明劲,以后也不愁吃喝了。”
  两人念叨着田园有本事,殊不知,田园同志更多的本事还在后头呢。
  只说现在,舟市,钱良才为着自家的烤鱿鱼丝终于能卖动的时候,家属工厂的第三种烤鱿鱼丝口味,上市了。
  第58章 完了完了
  东来厂的烤鱿鱼丝刚开始在各个供销社上架的时候,确实是卖出去一些,如付德平所说,他们到底是占着个香字,多一个字而已,对很多人来说就好像是能多得一些东西。
  再加上包装很不错,很多人自然要买来试试。
  负责查看情况的工人来报告,说烤鱿鱼丝卖的挺好,钱良才心里很是得意,风水轮流转,以前他们朝着家属工厂低头,可现在他们又能硬气起来了!
  可这得意只有开头两三天,之后这烤鱿鱼丝卖的是一天不如一天。
  钱良才从得意又变成烦躁,叫来付德平,两人亲自去供销社看情况。
  挑了个舟市最大的供销社,两人围着卖烤鱿鱼的柜台转来转去,惹得那售货员直看,还以为他俩要偷东西。
  弄得两人面上都有些挂不住,想解释什么吧,又无从说起,只能是背着手朝着别的地方,换个角落继续观察。
  这烤鱿鱼丝不是便宜东西,买的人不能说多,可也不少,这一会功夫就卖出去两包,可钱良才看的清清楚楚,都是一家亲海鲜的包装。
  “咋回事呢,咋都不买咱家的?”钱良才皱眉。
  付德平也朝那边看,等又见着一个人拿着包烤鱿鱼丝出来,他厚着脸皮凑上去问,“同志,我看这烤鱿鱼丝卖的挺火,这东西好吃?”
  那人见他一身中山装,还不认识这烤鱿鱼丝,还以为他是来舟市出差的,立即就介绍上了,“不认识吧,这可是我们舟市独一份的东西,这烤鱿鱼丝,你可一定要买两包带回去尝尝,看着没,就这个包装的,原味的和麻辣味的,买了包你不后悔,好吃的很。”
  付德平见他指着一家人海鲜的包装,又张嘴问,“我看着那还有一种包装呢,看着是大厂的样子,咋,那个不好吃?”
  那人顺着付德平的视线朝回看,又挠挠头,“咋说呢,也不赖,就是有些吃不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