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舟市,张晓阳和崔雨春拿着一份报纸回家,刚进门,崔雨春就迫不及待,“赶紧的,看看报纸上都写得啥。”
  这篇报道,是方东晓和廉惠民耗费很多个日夜,反复思量后写出的文章,最开始,他们想要以爱国为开头,描写孩子们日常生活里的爱国细节,可想来想去,最后放弃。
  他们写了孩子们的一天。
  从晨读到军体拳,从游戏室到教室,从老鹰捉小鸡,到对‘土’和‘石’的学习,他们写孩子们对和平的珍惜,对未来的畅想,对长大的渴望。
  真真正正把‘快乐玩耍,好好学习’这八个字,写在纸上。
  这篇报道,没什么大道理,可从头到尾读起来,每一句话都透着十足童趣,透着生机勃勃,透着希望。
  报道的最后,是方东晓的总结词。
  “临来之前,孩子们给我们表演过一场情景剧,里面,他们跨越时空,对着那些浴血奋战,长眠历史的叔叔们说,‘我们胜利了,我们和平了,我们吃得饱,我们穿得暖’,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心底的感触无法用语言表达。”
  “爱国到底是什么,孩子们告诉我这些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爱国’
  ‘认真吃饭,健康成长,就是爱国’
  ‘保护国旗,会唱国歌,就是爱国’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爱国’
  ‘不浪费粮食是爱国’
  ‘帮助别人也是爱国’
  “家属院的孩子们,用脸上的笑容迎接今天,用手里的铅笔畅想未来,他们从不把爱国挂在嘴上,可他们用小小的身体告诉我,他们很爱国。”
  读完最后一段,崔雨春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又想笑,她靠着张晓阳,“写得真好,我读着读着就觉得,看着孩子们每天高高兴兴的,比什么都值的。”
  她又重新看关于孩子们一天的描述,指着其中一段,“这个指挥怎么表演大老鹰的,指定就是向兵,那孩子,会说会玩,招人喜欢。”
  张晓阳接过报纸又读一遍,“你别说,这记者同志也是有水平的,就这么简简单单写了孩子们的一天,愣是让人觉得有朝气,有意义,你看田老师讲‘土’和‘石’的那一段,听着就有志气,这可是应了文章的名称,小小少年,大大志气。”
  谁说不是呢。
  家属院里,跟着报纸过完孩子们的一天,大家伙才知道,育红班的两位老师每天都在教给孩子们什么,就像记者同志说的,老师教的不是知识,是希望。
  做人先立志,有志事竟成。
  别看孩子们小,就好像他们说的都是玩笑话,可那一字一句,谁能说不是他们的志向呢,就像最近,孩子们的作业是画航母,虽然画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谁也不能否认,这群孩子的那股认真劲儿,那种态度。
  用陈向兵的话说,他们是一群有理想的娃娃呢。
  这份报纸,家属院每个人都读过,它对大家产生的触动,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
  育红班孩子们正式放假这天,田园收到一封
  信,是邱芳送过来的。
  田园以为是邱芳给她的,“邱老师,咱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事说呗,还送信啊。”
  邱芳抿唇一笑,“哪儿啊,我家老二让我转交给你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