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魏有个疑问,“大豫,他选择这里作为抛尸现场,是想让人知道呢?还是不想让人知道?”
  “想让人知道。”戴豫倾向于前者,前几个抛尸地点要么是公园,要么是闹市,水库虽然偏僻,但杀人狂深谙人性,临近春节肯定会有盗捕之人踏上这条路,他的杰作很快将公之于众。
  “还真应了那句话,连环杀手都是自恋狂。”方魏恨声道,见戴豫若有所思,他很快跟上了思路,“你是不是在想,他怎么会知道勿吉水库有冬捕?冬捕时他是不是在现场?”
  戴豫点头,“这种消息如果不是本地人,外人怎么会知道?”
  虽然没有明示,但大家都默认连环杀人犯是谭城人。
  戴警官有点动摇,难道他是煤都人?只是习惯在谭城这个人口更多的城市寻找猎物?
  方魏眼神一亮,“我更倾向于他是谭城人,如果只是在广播上简单听了点消息,不会这么精准的找到雪道。想要把这里作为抛尸现场,必须留出时间来踩点,他有那个时间吗?能得到准确的消息,或者在这附近的几个村子有亲戚,或者跟当地县政府的人认识。”
  “或者跟勿吉水库有关系,或者他参加了冬捕仪式。”戴豫补充道。
  孙局长跟煤都市局沟通完,跟着听了一会儿,点头表示肯定,“把这一点搞清楚至关重要。”
  推理需要佐证,找人叫来水库管理处值班的人,姓姜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他昨天下午下班前,来这条雪路检查过,一切正常。水库面积太大,晚上在大门口值班没必要,他只上白班,白天没发现有车上来。
  杀人恶魔手里有三具女尸,没有车他没法搬运尸体。三个盗捕者是上午11点发现现场后报警的。抛尸时间应该是在昨晚。
  最容易进来的豁口只有一处,其他地方没法进不说,因为存雪,通行很危险,还容易留下足迹。
  警犬人参和它的队友都在现场,让警犬逆向寻找路线,最终也确认凶手走过豁口。
  在附近的柏油路发现轮胎印,张权亲自确认是金杯车的轮胎印。
  现场的所有人都有了个初步概念:昨晚凶手开车到勿吉水库管理处大门口,停车后,用爬犁将装尸体的袋子运到便于翻越的围墙豁口,翻墙进去后,再用爬犁把尸体运到抛尸地点。
  抛尸的动线已经搞清楚了,再接着查。
  今天运气比较好,带人跟煤都市局的人一起在附近村子走访的梁守诚得知消息,正定村的老萨满请神的法器丢了。
  老萨满年龄大了,今年冬捕是他最后一次为捕猎祝祷,乞求好运。搞完仪式,把法器擦拭干净,放在偏厦的柜子里。
  今早起来为过年大扫除,开了柜门发现鼓,刀,铜镜不见了。柜子里还有其他器物,只丢了这三样。
  他家里没养狗,据屋后的邻居回忆,凌晨一点左右听到了狗叫,住在村口的人家离主路近,家里的狗在同一时间段也叫过。
  连环杀人犯抛尸的具体时间也有了。
  正定村民风良好,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老萨满家的偏厦从来不锁,凶手进来偷东西连锁都不用撬。
  关键一点,他是怎么知道法器放在偏屋的柜子里的?
  老萨满及其家人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不是说他们嫌疑最大,公安要了解消息怎么走漏的。
  得到的回答让察访的梁守诚十分闹心,法器通灵,没人敢来偷,老萨满把东西放在专门的柜子里好几十年了,全村人都知道放在哪,外村人也知道。
  这就不是个秘密。
  也问过县里组织冬捕的人,开捕那天几乎有上千人来现场围观,市里也来了不少人看热闹,光顾着捞鱼,不记得现场有没有特别的“来宾”。
  老萨满家人缘太好,进出串门的人很多,张权没找到特殊的足印,又因为大扫除,在开柜子前,偏厦的地和柜门都被擦了一遍,啥都没了。
  戴豫和方魏不想放弃,扣住勿吉水库所在地惠德县的领导,冬捕那天现场拍了不少照片,马上要过年了,县政府的人懒得动弹,照片一直没洗出来。
  两人带着重案组的人反反复复地问问题,并安排附近照相馆的人加急洗出照片,今天就搁这死磕到底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