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写错。”祁放声音镇定,目光灼灼,等这一句话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他说:“这个项目本就是我老师苏常青做的,我只是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
  第120章 高考
  一个从没有出现过的人,却被写在了研究人员的第一位,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其他。
  但人没有出现,也可能是被下放了,目前并不从事科研工作,省拖的人还是委婉地问了问情况。
  祁放当时的眼神他有些无法形容,“老师十年前就因为留过苏含冤入狱,在狱中自杀了。”
  轻而易举夺取了他的所有语言,让他感觉连拿在手里这份报告,都变得无比沉重。
  而且这样重要的一项研究,主体竟然是十年前做的。如今十年过去,依旧没有人攻克这个十年前就该被攻克的难题。
  省拖的人心情很复杂,更感觉到悲哀,为苏常青这样的科研人员,为这些年停滞不前的科研进度。
  但课题主持人和第一参与人区别还是很大的,他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报去科学大会,只能拿着报告去找人商量。
  “你说这是苏常青的项目?”厂里显然有人知道苏常青,听他说,拿过报告看了看。
  见上面果然是那三个字,又有些感慨,“人都死了十年了,没想到还能在报告上见到他的名字。”
  “很出名吗?”碰到了一个似乎知情的,负责这件事的人也就问了问。
  “建国后第一批赴苏留学生,还参与过我国首台拖拉机的研发,算是液压系统这方面的权威了,咱们现在用那液压系统就有几个元件是他设计的。”
  看来在专业领域内确实很出名,可惜依旧逃不过,比他更出名更有贡献的,当初又何尝逃过了?
  众人沉默,这些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沉默,哪怕镣铐已然摘去,要开口说话的时候,依旧会下意识先在脑子里转三圈,生怕哪句说得不对招了灾。
  于是没人再说起苏常青,更没人提起他的遭遇,像是约好了一般,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面。
  “别的先不说,这种技术上的突破性革新,一个优秀科研成果还是可以报的。”
  明年开春这个全国性的科学大会已经筹备有段时间了,会上将评选出先进集体、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成果。
  静液压系统的研发成功,无疑推动了国内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发展,一个优秀科研成果肯定能评上。
  让省拖犯愁的其实是要不要给祁放报先进科技工作者,报吧,项目主体是苏常青研发的;不报吧,东西又是祁放完成的。
  也是祁放这人认死理,换个人,人都已经死了,还是背着罪名死的,可能也就写自己的名字了。
  但他偏不,一定要将老师的名字写在第一位,让所有看到报告的人都知道这是他老师苏常青研发的。
  可也是因为他认这个死理,反而更让这些见过太多背叛的人生出好感,有人沉吟了下,“里面都有哪些部分是他完成的?”
  “后面这几个新设计的元件。”负责此事的人已经跟祁放问过,闻言很快将报告翻到那几页。
  “那也不少了,而且他是在没有科研经费,也没有他人辅助的前提下,自己想办法完成的吧?”
  这些年的科研环境一直很艰苦,但艰苦到什么经费都没有只能靠自己的,众人也是生平仅见。
  所以一开始说祁放做出了静液压系统,才没人信。哪怕现在知道里面主体是苏常青做的,依旧让人不可思议。
  几个元件做得太精妙了,既精简了数量,又与系统完美契合,可不像只有一朝一夕之功。
  苏常青别的不说,倒的确是收了一个好学生,不论从人品上还是能力上来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