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3)
见对方还想说话,瞿明理不紧不慢又加了一句:“要是有人敢立这个军令状,我就把人派过去。”
这回没人吭声了,虽然也有人觉得我上我也行,但军令状这东西可不好说。万一点背呢?万一被人坑了呢?
会议室内一时安静,瞿明理就喝了口水,“大家要是觉得不妥,也可以问问下面几个镇林业局的意见。毕竟菌种是他们在买,木耳是他们在种,他们跟中心打的交道可能比咱们还多。”
继续没人说话,这结果还用问吗?严雪是澄水出来的,庄启祥是培育中心出来的,剩一个东沟也未必愿意得罪严雪。
毕竟目前技术最牛的几个人,要么是严雪本人,要么是严雪从澄水带过来的,惹毛了他们有事找谁去?
于是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严雪升成经理这事就这么定了,局里只象征性往中心派了个副经理,还是个不管事的。
事情定下来,局里众人也回过了味,这位新书记可不是汤书记,有什么不会干拖着,在里面和稀泥。
而且他喜欢能做事的人,不看年龄资历,只看能力,在他手底下做事可得打起精神了。
不管怎么说,严雪终于能正式搬进经理办公室了。去局里交资料的时候,她还顺便更新了一下自己的学历。
“高中毕业了?”瞿明理有些意外,上次他帮着严雪往县里调的时候还是初中。
“嗯。”说起这个,严雪眼睛里多了些柔软,“去年刚毕业的,所有考试我都去参加了。”
这时代的高中教材跟她上辈子的差得有点多,祁放还帮她补过一阵课。
瞿明理不清楚其中内情,但他很欣赏上进的年轻人,“不错,等过两年中心稳定了,可以去读个大学。”
“我也是这么想的。”严雪笑容明亮,只不过她想读的大学跟瞿明理所想的可能有些出入。
可不论怎样,拿到高中毕业证,都让她离弥补遗憾更进了一步,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没想到好事还不止这一件,郭长安做了好几年的杂交试验,还真杂交出了产量更高肉更肥厚的品种。
去年在实验室里培育的时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今年分别做了瓶栽和段木种植两种,两种产量都比原有的菌种要高。
“我联系一下澄水那边,明年先在那边试种一部分吧。”严雪仔细看过又尝过,跟众人说。
虽说庄启祥是培育中心出去的,但要论亲近,还是澄水跟他们更亲。
毕竟严雪就是在澄水起的家,澄水的木耳栽培能有今天,也是她一手带起来的,对她更加信任。
而且柳湖那边情况比澄水复杂很多,就算她找庄启祥,下面林场的人也未必愿意。
果然严雪一问,澄水那边立马答应了,还问她要试种多少瓶,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先试种个1000瓶吧,种少了,我怕得出来的数据不够准确。”
样本还是越多越好,不过1000瓶,已经接近一个小林场每年的种植量了,也不好让人白冒这个险。
严雪跟对方说:“这部分菌种中心可以免费送给你们,但我们要详细真实的数据。”
全送也不过才几百块钱的成本,但东西要是真的好,很快就能赚回来。
而且木耳的人工栽培早在五几年就在实验室里做成功了,他们不可能永远都是独一份。
而当有了竞争对手的出现,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菌种,才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严雪考虑到的是长远的未来,澄水那边听了,却觉得她永远都是那么会做人做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