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片和谐,场面重新变得一片和谐,展现出柳湖镇林业局团结努力积极向上的美好面貌。
  反正这回柳湖镇林业局的销售再出门,哪也不去了,直奔向远方,还没有被其他镇的销售踏足过的地方。
  去了一说要卖木耳,当地的商店和供销社还懵了下,毕竟人家市不靠山,不怎么产这些。
  但样品给过去,东西又着实不贵,陆陆续续还是有人跟他们订了,凑够了大半车。
  车子出发去柳湖镇装货那天,那叫一个拉风,朴素的国人就没见过在车斗上印广告的。
  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也没见过,着实被震撼到了,一听说自己也能挂一边,立马找了几大张纸写好贴上。
  然后这车子就带着两边广告和全柳湖镇林业局的希望开出柳湖,开出长山,又开出了江城市。
  回头率比在县里更高了,毕竟长山有个木耳菌种培育中心县里人都知道,外界知道的却没有几个。
  路上只要车子停下来,不管是加油还是找地方吃饭,总会有人问:“你们这是啥玩意儿啊?”
  司机出门前就被特地嘱咐过,有人问就说:“车上是用我们中心的菌种培育的木耳,人工种植的。”
  要是问这两边咋不一样,就说自己中心只卖菌种、教技术,东西是另外那边的基地种的。
  等到了联系好的商店,更是还没开始卸货就有人注意到了,“长山县柳湖镇木耳培育基地?咱这还开始卖木耳了?”
  这年代又没什么娱乐,谁不爱看个新鲜,谁不爱看个热闹?东西还没上,消息就先传出去了。
  本来商店还没准备那么快摆出来,一见问的人多,称过确实够数后就先搬出来了一袋。
  反正价格都是定好的,这袋先卖着,剩下的那些再入库,发往其他分店。
  说实话一开始还是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少,毕竟新东西嘛,大家也不知道好不好。
  但东西着实是不贵,一斤买不起,一两大家还是买得起的,回去泡一泡,也不少。
  然后就陆续开始有人回购了,尤其是有亲戚在其他市,之前被亲戚送过吃过的。
  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耐着性子等了一阵,总算收到了后续追加的订单,又发出了第二车,这回是满车。
  这下心是彻底装回了肚子里,因为车上那广告做得真的是路过的狗都得知道,培育中心还收到了两个电话,跟他们打听木耳种植。
  别管对方最后会不会种,能来问,就是培育中心的广告做成功了,有一些知名度了。
  每接到一个,严雪都耐心又细致地跟对方介绍自己这边现有的两种种植方法、提供的技术支持,并邀请对方来中心参观。
  等她挂完电话,郎月娥把倒好的水推到她的面前,“赶紧喝两口吧,都说半天了。”
  严雪说得确实有点口干,道了声谢端过来,“等咱们将来规模大了,就雇个客服,专门接打电话。”
  听得郎月娥直笑,“这还不算大啊?现在全省都知道咱们这有个菌种培育中心了。”
  可真正种了的却只有江城市下属的两个县,而整个东三省都有适合木耳栽培的地方,严雪只是笑,没说话。
  郎月娥也知道她既有野心,也有成算,只是时机不到不会乱说,也不多问,“今天还是你去接严遇?”
  祁严遇小朋友六虚岁了,虽然认的字已经不比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少,但明面上还是个失学儿童。严雪和祁放商量过后,把他送去了附近的林一小读学前班。
  学不学东西倒在其次,主要是得有同龄人跟他一起玩,不能总待在家里让二老太太看,二老太太年纪也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