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种种法就胜在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作为原材料的锯末子还比木头更廉价易得,卖得便宜依旧有的赚。
  张书记看看众人,“都回去算算吧,看到底能不能种,咱们也不能一直被别人卡着脖子。”
  那两家已经把木头卖了的显然是提前被人抢了,剩下的那些也都跟商量好了似的,集体涨价。
  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可不是给别人干的,所以他才在算过之后,宁可明年少种一些。
  没想到严雪倒是提供给了他一个新思路,木头不好买,他们可以用锯末子种,这东西镇局多的是,还可以反复利用。
  “而且金川林场已经把段木木耳的名声打出去了,咱们干得再好,也顶多是挂个金川木耳的名头。”
  张书记提醒众人,“他们这个瓶栽法既然是这两年才研究出来的,应该还没有林场做吧?”
  在场这么多人,总有反应快的,尤其是最先办起栽培基地那几个林场,几乎是马上就听明白了。
  金川林场他们抢不过,毕竟人家严雪就是金川出来的,但不代表他们永远都抢不到先机。
  这事如果能搞,他们第一个搞,以后卖出去,打的就是五岗木耳的名号了。
  这么一想,众人都有些迫不及待想回镇里开会,路上就盘算起了事情的可行性。
  另一边,庄启祥联系了一圈,发现木头还真是不好买了,一个个涨价涨得离谱。
  没怎么涨价的,之前也都有了固定的买家。人家都能不涨价,自然也不会放着之前的买家不卖,卖给他。
  这就麻烦了,以他们镇的木材产量,最多能支持3000瓶菌种的接种,剩下那7000瓶怎么办?
  总不能定金都交了,再说要退吧?就3000瓶他们也根本搞不成规模。
  庄启祥直接在会上提了瓶栽法的事,“不行咱们就用锯末子种,这个中心去年就在研究了,确实可行。”
  但柳湖镇这些人可不是五岗镇那些,没有之前种过两年的经验,更没有信心,一听全都露出了迟疑。
  甚至有人直接问:“咱们都没种过,直接就搞这么新鲜的玩意儿,步子是不是迈太大了?”
  “那你说怎么办?就种3000瓶,那7000瓶不种了?”庄启祥直接问。
  这些菌种还是靠着庄启祥才弄回来的呢,那人立马笑,“我是相信庄书记您肯定有办法搞定。”
  事情让庄启祥办,责任让庄启祥担,庄启祥给出了解决建议,又各种觉得不妥。
  庄启祥也是来了柳湖镇林业局做一把手,才发现培育中心的领导有多好当,“那就找个时间去培育中心参观。”
  他没再让这群人继续叽歪,“你们要还觉得不行,就再让县里给你们换个书记,我回培育中心,正好那边经理的位置还空着。”
  那不是彻底玩完了,别说明年,以后都别想着再买菌种了,更别想有钱改局里那些拖拉机。
  这下没人再吭声了,就是私底下不免嘀咕,这位新来的庄书记也太独断专行。
  可嘀咕归嘀咕,该去培育中心参观那天可一个人都没少,进去刚打了几句招呼,严雪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严雪这边抽不开身,郎月娥去接的,很快又出来说:“五岗那边决定还是订1万瓶,还有些关于瓶栽法的问题想问。”
  一听瓶栽法,柳湖镇林业局的众人立马竖起耳朵,没想到五岗也在打听这个,五岗不是已经种了两年了吗?
  严雪注意到了,却只做不知,叫了身边的郭长安,“我这边走不开,长安你去帮着解答一下。”
  郭长安点点头,进去了,“对,跟段木栽培法接种方式类似……图纸我们这都有,可以指导你们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