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扯两扯就扯到了种木耳上,不仅私底下说,开会的时候也说,尤其是下面那几个林场的书记。
  好事没他们的份,什么局里都想自己搞,现在改不起机器的系统他们倒是跟着一起倒霉。
  人家另外两个镇可都种了,还是叫下面的林场种的,又做了政绩,手里又有钱。
  柳湖镇林业局那位书记听着,脸色很不好看,“谁又能想到今年不收山,是你能想到,还是我能想到?”
  他一点不想多谈这个话题,“等明年就好了,说不定明年他们那木耳就不收了呢。”
  最终商量了半天,柳湖镇林业局还是抠抠搜搜挤出一点钱,准备好歹把局里状况最差那台给改了。
  就是钱交上去,连曹会计都无语了,“就一台?你这都不够供应科跑一趟的。”
  怎么也得三台,供应科才好出去买配件,总不能报一台就出去买一台吧?
  于是柳湖镇这一台只能先放着,看县里其他镇还有没有继续要改的,到时候一起改,简直遥遥无期。
  倒是培育中心这边一连收到了两笔大订单,全是今年尝到了甜头,准备明年扩大生产的。
  东沟镇直接又建了一个基地,把菌种的购买数量提升到了8000瓶。五岗镇同样,一看也是今年没少赚。
  东沟镇甚至明言,他们这是怕种多了不好卖,步子才没敢迈太大,不然就让所有林场都种了。
  8000瓶一下子翻一番,成了16000,何况今年还有林业局主动提出来想过来参观。
  当时木耳都已经停止生长了,耳木也进入了越冬管理,并不是参观的最佳时机,显然对方是从别的渠道听说了什么。
  人来了之后,也确实对木耳种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观完没几天,就派供应科过来,定下了3000瓶。
  “3000加16000再加澄水的12000,30000多瓶了。”将定金入完账,庄启祥算了下。
  看起来好像不多,但这都是稳定的客户,只要不出问题,除澄水的几个镇后续都可能会继续扩大生产。
  而且去年还是他们到处打电话,想尽办法才拉来两笔订单,今年已经有人会主动来参观了。
  庄启祥算着,总觉得这创办一个新单位就跟养孩子一样,一点点拉扯大,每一点成长都让人感到欣慰。
  就是孩子大了,惦记的人也多了,没几天他家里就一连迎来两位客人。
  早上他来上班,路上又碰见一个,弄得他进单位的时候脸都是板着的,比平时还要严肃。
  严雪那边其实也有人找,只是没庄启祥这边多,毕竟她在中心只是个副经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