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瞿明理走了,他就再办一届,办得大一点,让市报的人过来报道报道。
  到时候这就是他的政绩,反正报纸上也不能特地写这培训还有上一届,上一届是谁主持的。
  正想着,警卫处突然有人过来,说外面来了个省报的记者,来采访改装培训。
  刘局长脸上的笑当时就僵住了,怎么也没料到瞿明理也想到了,还一下子就请了省报。
  这报纸一发,明年他就算再搞,大家也都知道他是拾人牙慧,不稀罕了。
  倒是其他人在惊讶过后,立马琢磨起了一会儿记者要是问自己该怎么答,看瞿明理的眼神也又有了不同。
  这人是真能搞事情啊,关键还有人脉,他们这么小的一个镇林业局,竟然也能请动省报。
  严雪也有些没料到瞿明理直接就请了省报,毕竟这第一届改装培训只在市内展开。
  但记者找上门,她还是如常进行了接待,带着人参观耳场、培育室,给人讲木耳栽培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来的记者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本来是别人嫌远不愿意来,才推给他的,没想到信息量这么大,他脑子都有些不够用了。
  但是再年轻他也是名记者,新闻敏锐度还是有的,过来一采访,就知道这澄水林业局的确有东西可报。
  首先这改装推土机和挖掘机,别说江城市缺工程机械,省里其他市也缺啊。
  还有这人工种植木耳,以前就从没听说过木耳还能种,不说在全省,估计在全国这都是第一例。
  没想到澄水镇地方不大,搞出来的事情却不少,还都不是什么小事。
  上面最近风向又有变化,有些东西报了实在敏感,倒是这些有关民生的事,报了肯定不犯错。
  记者一路听一路记,钢笔都快写出残影了,最后还给严雪和试点拍了几张照片。
  坐火车回省城这一路,他都在奋笔疾书,回去后没多久,就把稿子交给了上面的主编。
  主编看他交得这么快,还以为他是没把这趟采访当回事,敷衍着随便写了点东西,蹙起眉一看,更想蹙眉了。
  “你这都写的啥?改装培训班也就罢了,还人工种植木耳,年产数千斤?”
  派人过去的时候主编可不知道还有这事,不由压低声,“现在可不是58、59年了,不兴放卫星。”
  “我也没放卫星啊。”小记者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毕竟他刚开始听到的时候也挺震惊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