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郎书记一听笑了,“那哪能啊?这是今年交给局里的20%,账本我也带过来了。”
  他一递过去,刘局长就迫不及待接了过来,打开一页一页往下看。
  确实是三千多斤,卖了一万多块,他们试点才投了几个钱,用了几个人,就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刘局长实在不想相信,把账目递给旁边财会出身的副局长,让对方看看。
  副局长一看就知道这账没毛病,但还是仔细看完,才点点头,“确实是该交给局里的20%。”
  这下刘局长不说话了,办公室里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沉默。
  毕竟这事当初让他们甩了出去,办砸了跟他们无关,现在办好了他们也沾不上半分。
  说到底这还是刘局长带的头,当初要不是他,他们也想不到还能撇清关系……
  众人嘴上不说,但已经有人偷偷看刘局长了,看得刘局长脸色愈发难看,手都捏紧了搪瓷缸子。
  当初可是他们自己选的,他又没逼着他们跟自己一样撇清,这帮人……这帮人……
  这帮人又不是都跟他一条心,当初是怕担责任,现在既然事情可行,还前景大好,立马就有人转了口风。
  “我记得之前说木耳种一年能收三年,那咱们明年就算不种,是不是也能有这个产量?”
  非常会问了,瞿明理也就朝郎书记点了点头,郎书记立马道:“明年的产量会比今年更高。”
  他拿出一张纸,“这是严技术员去年试种那批今年的产量,明显比今年新种这批要高。”
  众人接过去一看,还真是,也就是说哪怕他们明年不投入什么,也能有最少一万多块的收益。
  别觉得这一万多块少,和林业局每年上交给国家的木材比起来确实不值一提,但和参地比呢?
  参地又要用地,又要用人,人参成长周期还长,哪像木耳用的都是采伐的边角料。
  澄水下属一共七个林场,要是都能把这些采伐的边角料用起来,每年又能额外给局里创造多少收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